强夯工程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版试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基强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专家论证后修改版) 岩土工程公司 二○一六年一月十八日 地基强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定: 批准: 岩土工程公司 二○一六年一月十八日 目 录 1.施工编制依据 4 2.施工准备 9 3.施工部署 16 4.主要施工工艺 17 5.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18 6.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8 7.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 29 8.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30 9.降低工程成本的技术措施 31 1.施工编制依据 1.1 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以下文件编制: 1.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300—2013; 1.1.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1.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1.7《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1.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1.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某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2015年6月) 1.1.10《基础平面图等设计图纸》·某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年10月) 1.1.12 《地基基础方案专家论证意见》2016年1月10日 1.2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地处开发区,位于某路以北,某路以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该工程总规划用地10.561hm2,根据场区地形及地质情况,规划划分为3个区(A区、B区及C区)。现场场地高低不平,操场部位有一深沟。操场、篮球场及实验楼部分区域因回填深度较深,超过7m。 本工程±0.000所对应的绝对标高为2102.15m。中学部室外坪-0.450m,承台梁顶面标高-0.700m,架空板顶面标高-0.700m,板厚100mm,板底标高-0.800m(相当于绝对标高2101.35m),预计强夯夯沉量400-500mm,夯后要留置200-300mm厚扰动层人工挖除,故起夯面标高为2102.05m。强夯施工前用挖土机将场地分区整平,整平标高允许误差为±100mm,多余土方可向北侧需要回填区域挖运。 本强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主要针对中学部场区回填土区域地基处理进行编制,其余部位根据建设单位及总包单位要求,如需要地基处理,可参考本方案执行,或另行编制施工方案。 依据《中学部场区回填土地基处理意见》,至2016年1月5日,中学部场区回填工程已基本完毕,原场地标高在2097.67-2099.17米之间,现回填至2102.15-2103.87米,经现场实地测量回填厚度在3.0-6.0米之间(施工单位实测)。经勘察、设计部门协商一致同意采用强夯法对中学部场区回填土地段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具体要求如下: 1、有效加固深度的确定: 根据现场实测回填厚度在3.0-6.0米之间,经查阅地质报告,原地基存在杂填土,故有效加固深度确定为5.0-7.0米。 2、根据现行规范及当地地区经验确定单击夯击能2000kN.m-3000 kN.m左右。 3、强夯后的地基土最小承载力特征值要求不小于120kPa,压缩模量不小于Es=4MPa,强夯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足尺载荷试验确定,强夯后地基均匀性应采用动力触探或其他原位测试手段进行测定并出具场地地基处理检验评价报告(应由有相应资质的部门出具检测报告)。 1.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3.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自然气候条件 勘察场地地处某开发区,该地气候属于北温带半大陆季风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容易旱涝、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常年风向以西南风为主,夏季偏南风,冬季偏北风,1-3月风力最大,平均4-5级左右。年平均气温13℃,6-8月平均气温26℃,12、1、2月平均气温-5℃左右,历年绝对最高温度42.1℃,绝对最低温度-23.0℃,年平均降雨量553毫升左右,年最大降水量789毫升左右,全年降水有50%集中在7、8月份。气温变化冬、夏两季较小,春秋两季较大,最大冻土深度Zo=0.5m。自然地理条件对建筑物没有不利影响,但夏、冬季节对建筑施工有一定的影响,须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2. 区域构造及地形地貌 向斜盆地位于某省马蹄形旋卷构造体系的外环东部边缘。全市构造特征是,褶皱平缓舒展而不甚发育,除较高一级的某向斜外,其它系与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