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2010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名校联考(三)
语 文 试 题
本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分)(5)20.下面是首都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底色为红色,内图为黄色)标志,请对其内容(数字、图案、颜色)进行解说,(5分)
五、(60分)
21.请以“ 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把标题补充完整。
(2)文体自选,立意自定。可以展开想象,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
(3)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9分)
1.D【对应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试题解析】D项的说法错误,于文无据,且言过其实。A项表述的对应区域在第一段开头。
B项和C项表述的对应区域在第二段。
2.C【对应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试题解析】第三段说“所谓物质文化,其动力就是不受约束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C项说反了,应该是“不受约束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物质文化的动力”。“精神文化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相对要小一些”的说法于文无据。
3.A【对应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试题解析】A项由第一句话“文化,无论物质文化或属于上层建筑的精神文化,都和那个社会的发展时期的物质生产水平及社会性质相适应”可以推出。B项由原文推不出。原文只说我国的古文字产生于古代渔猎社会走向农业社会的时期。原文中的“如此”指代的内容是“在某种物质文化生产的基础上,才产生某种精神文化”一句。另外,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典章制度,知识是动态发展的,不可能“都产生”于某个时期。C项,从原文不能推断出“封建的忠孝节义等等,在当时是违背时代进步的”。对封建的伦理道德,要用历史的观点来审视,一分为二。D项中“古代的灿烂文化对今天的发展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不能成立。
二、(32分)
4.C(栅:营寨。)【对应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试题解析】“栅”有“栏杆”的义项,但结合语境,当译为“营寨”。
5.D【对应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
【试题解析】A.①率领。②连词,因为。B.①连词,于是。②动词,表判断,是。C.①助词,起音节作用,不译。②助词,的。D.①②连词,表承接,可解释为“然后”“接着”。
6.C【对应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试题解析】根据原文,“韩勍、李思安不听调度从而造成失败的情况”是梁武帝自己了解到的,而非出自王景仁之口。
7.(1)景仁作为将军勇猛强悍,为人朴实,在军中一点儿不讲求排场,两军对阵时一定要冲在最前面,杨行密认为他胆气豪壮。(“为”“质”“威仪”“壮”各一分,整句通畅一分。)
(2)王景仁关闭营垒表示怯战,探察到梁兵懈怠,拆毁栅栏挥军冲出,战马奔驰迅速接战。
(“闭垒”“伺”“毁栅”“疾”各一分,整句通畅一分。 )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试题解析】第一小题“质”字的理解有难度,不能训为“气质”,古汉语中无此义项。“威仪”指行事进退的仪式。“壮”是意动用法,结合上句看,杨行密是称赞王景仁的胆量。第二小题中的“栅”应随文释义,应训为“栅栏”。
8.“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用拆字法,婉抒离别后逢秋的愁怀。“心上秋”前加“离人”二字,表现出离人的心怕到秋天,遇秋则成“愁”的意韵。心灵上的悲凉与秋深之时的冷落相感应,令人更为愁苦,这就比单纯外界自然的秋增加离愁要深入一筹。(2)此二句领起全篇,为全篇定下了感情基调。(意思对即可)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试题解析】回答第一问,“拆字法”的概括很关键,这一拆,点出了季节和情怀。循此回答,则不会偏题。
9.写了蕉雨、秋月、落花、流水、去燕、垂柳等秋景。作者融情人景,将客愁渗入,这些秋景是“离人心上秋”的具体形象化。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试题解析】这首词,写秋景,写愁情愁事,情景交融。
三、(25分)
10.(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池鱼思故渊 (3)群贤毕至 (4)望帝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16423-2020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docx VIP
- 2024《拔高训练之50类题型精练》九年级物理全一册.pdf
- 罗道病课件文档.ppt VIP
- T∕CACM 1021.89-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鸡内金.docx VIP
- 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全册教案.docx
- T/BGEA001-2019 预拌流态固化土填筑工程技术标准.pdf VIP
- (2025秋新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pdf
- 涉诈风险账户审查表.doc VIP
- CATIA自由曲面教程教程分析.doc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公司第三季度招聘2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