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总汇.docVIP

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总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秸秆综合利用 学生 张慧 班级 环境工程 学号 642085229007 教师 张宇峰 目录 1 前言 3 2 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4 2.1 秸秆饲料利用技术 4 2.2 秸秆能源利用技术 5 2.2.1 沼气发酵技术 5 2.2.2 秸秆发电技术 6 2.3 秸秆工业原料利用技术 7 2.3.1 生产有机产品 7 2.3.2 改性秸秆吸附材料 7 3 国外秸秆利用情况 8 4 总结 8 参考文献 9 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秸秆综合利用 摘要:农作物秸秆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第四大能源,因此秸秆的综合利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主要有秸秆饲料利用技术,能源利用技术,包括沼气发酵技术和秸秆发电技术,秸秆工业原料利用技术,包括产乙醇和制作改性吸附材料等。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能源利用技术;饲料利用技术;工业原料技术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科技农业和农村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两大支柱,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固废的种类增多,污染程度加深和处理难度增大等问题。农村环境迅速遭到严重破坏,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农林剩余物年产出实物量为20.29亿t,主要有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畜禽粪便、能源作物[1]。农作物秸秆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第四大能源。我国每年产生的秸秆含有大量的氮、钾、磷元素,这些元素的总量相当于全国每年化肥用量的1/4[2]。合理利用秸秆,有利于工业、农业发展,但是大量秸秆被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气体及气溶胶组分,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破坏土壤肥力,还会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因此,如何将秸秆转化为可为我们利用的资源,已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表1-1列出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营养成分质量分数。 表 11 主要农作物秸秆营养成分质量分数(干重%) 秸秆种类 干物质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粗灰分 Ca P 稻草 85 4.8 1.4 35.6 39.8 12.4 0.7 0.6 麦秸 85 4.4 1.5 36.7 36.8 6.0 0.3 0.1 玉米秆 94.4 5.7 1.6 29.3 51.3 6.6 微量 微量 大豆秆 85 5.7 2.0 38.7 39.4 4.2 1.0 0.1 花生藤 90 12.2 - 21.8 - - 2.8 0.1 蚕豆秆 8.7 2.9 1.1 37.0 35.9 9.8 - - 秸秆综合利用途径 我国秸秆利用技术主要有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能源利用技术、秸秆饲料利用技术以及用于工业原料(造纸、降解膜、建筑材料、塑料替代品等)等。不同秸秆的有机质成分基本相似,根据不同途径可选择适合的秸秆。一般而言,用作饲料和食用菌基料的秸秆要求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的含量要高,纤维素、木质素和灰分的含量要低;用作建筑材料和能原材料的秸秆要求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和热值高,对蛋白质、脂肪、无氮浸出物的含量低[3]。 秸秆饲料利用技术 在农作物完全成熟以后秸秆的营养价值很低,粗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可消化能等含量较低,适口性和消化性差,反刍动物对秸秆的采食量小,秸秆在反刍动物体内消化率低。但秸秆中含有70%的碳水化合物类,所以可以采取一些处理措施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 秸秆用作饲料的加工方法及优缺点如下表2-1所示 表 21秸秆用作饲料的加工方法及优缺点 方法 具体方法 优点 缺点 物理方法 粉碎软化、压块制粒、热喷处理、挤压膨化 简单易行、容易推广 一般不能提高营养价值 化学方法 碱化处理、氧化剂处理、氨化处理、复合化学处理 提高采食量、消化率 易造成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范围狭窄、推广费较高 生物方法 青贮、微贮、鸡粪调制、酒糟调制 提高营养价值 技术要求高,易造成腐烂变质 余建军[4]采用物理法将玉米秸秆高温蒸煮预处理,以酶菌共降解秸秆的生物技术手段转化生产蛋白饲料。结果表明,通过生物转化可明显提高秸秆粗蛋白含量,超过了蛋白饲料中最低含20%粗蛋白量的要求。 王巍杰[5]采用白腐真菌降解玉米秸秆制备饲料,以降解纤维素酶活为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玉米秸秆饲料发酵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时间72h、温度30℃、pH值8.5和固液比1:15。秸秆饲料中粗纤维还原糖含量增加13.77个百分点,粗蛋白含量增加3.98个百分点,粗纤维含量降低13.91个百分点。 露西亚[6]采用尿素氨化、常规青贮、外加植物乳酸菌等三种常规方法对稻草、玉米秸、甘蔗尾进行处理,比较其体外消化率,以确定这三种秸秆饲料最适宜的常规处理方式。试验结果显示,在添加5%玉米粉、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