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古船食品有限公司
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CX/GC21-2011
编制:赵桂荣
审核:郭俊香
批准:王磊
受控状态:
实施日期:
1、食品添加剂添加控制
1.1食品添加剂危害分析
1.1.1食品添加剂中是否含有GB2760中禁止添加物质、是否重金属超标。
1.1.2食品添加剂主要成分为淀粉酶、木聚糖酶、葡糖氧化酶、脂肪酶、维生素C、偶氮甲酰胺、磷酸三钙、淀粉。其中淀粉酶、木聚糖酶、脂肪酶、葡糖氧化酶按GB2760规定无限量添加,不作为控制项目。按GB2760规定:维生素C限值≤0.2克/㎏,偶氮甲酰胺限值≤0.045克/㎏,磷酸三钙限值≤5克/㎏,以上三项作为关键控制项目。
1.2危害控制
1.2.1向添加剂供方索取:检验报告、承诺函(添加剂中不含有任何违禁物品)和添加剂成分表。
1.2.2添加量控制
⑴根据供方提供的成分表,结合GB2760中对添加量的限值,核算出面粉中添加剂的添加量。
⑵添加剂领取、添加、退回指定专人负责,仅限于制粉车间主任或者配粉工。
⑶制造部严格按《配粉通知单》和生产计划领取添加剂。
⑷配粉工按《配粉通知单》数据设定电脑添加量程序。
⑸领用人负责将当日未使用完毕的添加剂退还添加剂库。
⑹品研部质检员根据当日配粉量、添加量领用、退还量复核添加剂添加比例是否在规定标准之内,如复核合格,产品方可出库,如复核不合格,通知库房禁止出库同时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2、原粮接收控制
2.1小麦接收危害分析
2.1.1小麦中杂质超标、矿物质超标,导致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出现问题。
2.2.1小麦中农药残留或者重金属超标导致发生产品食品安全问题。
2.2小麦接收危害控制
2.2.1样品小麦、入厂小麦均制定严格的原料标准。不合格小麦禁止采购。
2.2.2小麦入厂时严格按照企业内控标准进行检验,对于杂质超标或者矿物质超标小麦拒收。
2.2.3现场来粮时,现场质检员感官检验霉菌是否超标,气味是否正常。每年检小麦两个样品,以测定小麦中农残或重金属是否超标。
2.2.4所有出厂产品品种每年至少检验一次农药残留和重金属,以防止最终产品中有重金属超标现象。
3产品打包控制
3.1产品打包危害分析
3.1.1员工健康危害:患病员工进入打包间工作。
3.1.2员工着装危害:打包间员工未按要求着装(不穿工作鞋、服、帽、带首饰等)。
3.1.3打包过程中的断针危害。
3.1.4打包产品是否合格
3.1.5化学物质(杀虫剂、润滑油)等进入。
3.2产品打包危害控制
3.2.1每天进入车间前,车间班长对员工进行询问并检查,是否有患病员工,并填写相关记录。
3.2.2进入车间前,车间班长检查员工着装情况。
3.2.3打包过程中出现断针,缝口人员负责将所有断针找齐并交回控制室,中控室人员检查断针完整性后将发放新针。车间班长负责核查断针并负责保管、销毁断针。
3.2.4打包过程中,打包工每小时抽测一次打包斤称,化验员每小时抽查一次打包斤称。
3.2.5禁止员工携带(润滑油等)物质进入打包车间。设备出现故障时,一般将机头拆下移至维修库进行维修,特殊情况下,必须由维修人员带入润滑油,使用完毕,维修人员负责取出。维修后的打包机必须用棉纱将设备擦试干净,同时进行甩面处理。
3.2.6打包车间禁止使用杀虫剂,每年月对打包车间进行彻底清理一次。
4磨粉工序控制
4.1磨粉危害分析
4.1.1进入磨粉机杂质超标,导致灰分过高。
4.1.2设备检修、更换磨辊后,残留物造成的危害。
4.1.3外部人员向磨辊机内投入有毒有害物质。
4.2磨粉危害控制
4.2.1检验员每班检验入磨小麦水分、灰分。
4.2.2二楼磨粉二每班检测剥刮率
4.2.3除粉师、看磨工、车间主任外,其他员工一律不得调整磨粉机。
4.2.4非本单位员工,不得擅自进入制粉车间。
5、磁选工序控制
5.1磁选工序危害分析
5.1.1小麦中磁性金属物超标导致小麦粉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5.2磁选工序危害控制
5.2.1打包班长每班清理吸铁钢一次。
5.2.2质检员每月做一次磁性金属物含量检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