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点地区的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执行表2 规定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具体地域范围、实施时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气态污染物浓度单位换算标准中 1μmol/mol(1ppm)二氧化硫相当于2.86mg/m3 二氧化硫质量浓度。 氮氧化物质量浓度以二氧化氮计,1μmol/mol(1ppm)氮氧化物相当于2.05mg/m3 质量浓度。 NO与SO2和O2的,充当气相催化剂。 * 汽提即汽提法,是指通过让废水与水蒸气直接接触,使废水中的挥发性有毒有害物质按一定比例扩散到气相中去,从而达到从废水中分离污染物的目的。 当流体与多孔固体接触时, 流体中某一组分或多个组分在固体表面处产生积蓄, 此现象称为吸附 * * 大多数的传质是混合物中因组分的浓度差而引起的质量的传递。 * 蓝色由最初的位置慢慢散开,即蓝墨水的分子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移动 ——质量传递 静止——蓝色由最初的位置慢慢散开,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杯中水的颜色趋于一致 * 异相物质中的传质: 双膜理论,渗透理论 * * 扩散系统与反应条件有关,浓度对扩散系统的影响大低压力、低浓度下可认为为常数,与条件无关 * Stefen流,对比Fick定律来说,加入了对流项,加入了源项,曲线形状发生了变化。 * 填料塔是一种在生产上应用广泛的气液设备。属于连续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 * *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推出液相总吸收速率方程,得 KL-液相吸收总系数。 第六节:气体吸收 吸收总系数KG和KL可以通过实验获取,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或系数关联试求得。 KG、KL和kG、kL、的关系:可以据此判断吸收过程主要是气膜控制(阻力主要集中在气膜)、液膜控制(阻力主要集中在液膜)还是两膜共同控制(二膜阻力相差不大)。 对于难溶气体,由于溶解度系数H很小,说明阻力集中在液膜,传质过程主要由液膜控制。 对于易溶气体,由于溶解度系数H很大,阻力集中在气膜,过程主要由气膜控制。 第六节:气体吸收 对于中等溶解度的气体,由于H不大也不小,式中的两项都不可忽略,因此,过程由两膜共同控制。 (4)有化学反应的吸收速率方程 如化学反应生成物是液相产物,则向液相扩散;如果生成物是气态物质,则向界面扩散;如果生成物不溶于液相或微溶于液相,则生成物从液相中分离。 由于化学反应吸收使被吸收组分A在液相中的浓度减少,提高了传质推动力,化学吸收速率方程可用下式表示: β--化学吸收增强系数 第六节:气体吸收 隔栅填料塔 第六节:气体吸收 (三) 吸收设备 双接触喷淋塔 第六节:气体吸收 喷淋塔中喷嘴布置 第六节:气体吸收 液柱式喷淋吸收塔 第六节:气体吸收 喷射鼓泡吸收塔 第六节:气体吸收 (四)吸收设备的设计 1、吸收液流量的计算 G为单位时间通过吸收塔任一截面的气体流量,kmol/m2.h; L为单位时间通过吸收塔任一截面的纯吸收剂的流量,kmol/m2.h; y、y1、y2分别为塔内任一截面、塔底部、塔顶部的气相组成,kmol吸收质/kmol吸收液; x、x1、x2分别为塔内任一截面、塔底部、塔顶部的液相组成,kmol吸收质/kmol吸收液。 第六节:气体吸收 在吸收塔内进行逆流操作时,对全塔进行物料衡算有: 在任一截面与塔底之间物料衡算有: 或 上式是吸收塔内任意截面上气、液两相质量浓度变化的关系式。可视为该塔的操作线方程,操作线的斜率为(L/G)。 第六节:气体吸收 AB线为操作线,0E线为平衡线。操作线上任意一点P(X、Y),代表了塔内某一点的气、液相组成,与P点对应的平衡线上的某一点M,表示了与X、Y相平衡的浓度X﹡、Y ﹡,两者的距离(Y-Y*),(X-X *)为传质的推动力。 斜率L/G不同,AB线在图中的位置也不同,当它与平衡线相交时(AB′),塔一端的传质推动力减少为零。 第六节:气体吸收 吸收塔操作线与平衡线 进口 出口 进一步减少液气比L/G,则吸收过程就达不到分离的要求,甚至成为解吸过程了。与平衡线相交或相切的操作线的斜率L/G为最小液气比,(L/G)min,实际操作液气比必须大于最小液气比. 最小液气比的确定,是为了确定操作液气比及吸收剂用量。当吸收塔顶气液相浓度确定以后,即塔顶排出气浓度和吸收液进口浓度确定,图中A点固定以后,随着吸收剂用量L的增大,L/G变大,操作线斜率增大,吸收液浓度降低,吸收传质推动力增加(如AC线),吸收设备尺寸减小,但操作费用增加,反之,吸收液用量减少,虽可减少动力消耗,但吸收液出口浓度增大,导致传质推动力减少,因而设备尺寸增大。所以,确定一个适宜的吸收剂用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销售技巧如何开发高端客户概要.ppt
- 烟草与健康概要.ppt
- 烟草重金属超标问概要.ppt
- 心理咨询师咨询心理学.ppt
- 烟草专卖法新修订部读概要.ppt
- 销售技巧之标准服务七步曲概要.ppt
-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护理.ppt
- 油气储运课程设计答辩-加油站设计概要.ppt
- 烟尘测定基本内容概要.ppt
- 烟囱脚手架搭设方案概要.doc
-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docx
- 公用事业-公用环保202507第2期:零碳园区建设推进,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发布-国信证券[黄秀杰,郑汉林,刘汉轩,崔佳诚]-20250714【29页】.docx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二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回顾与展望.docx
- 焊接热输入对高速列车转向架耐候钢焊缝金属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腐蚀行为的影响.docx
- 国际宏观-#海外经济:《大美丽法案》:内容、影响与策略启示-东吴证券[芦哲,张佳炜,韦祎,王茁]-20250714【15页】.docx
- 公用事业-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行业研究:参考海外经验,英国容量市场规则是如何设计的?-国金证券[李蓉,唐执敬,张君昊]-20250713【17页】.docx
- 宏观策略-红利研究(1):为什么是银行?终点又在何处-中邮证券[黄子崟]-20250714【14页】.docx
- 房地产-房地产行业研究:政策预期持续发酵,地产RWA趋势渐起-国金证券[池天惠]-20250713【19页】.docx
- 钢铁-“反内卷”持续发酵,钢价偏强运行-民生证券[邱祖学,范钧]-20250713【20页】.docx
- 宏观研究-人民币汇率专题深度研究:从定价模式和资本流动看人民币-东海证券[刘思佳]-20250710【16页】.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