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史浅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代文学 第一章 明代文学总论 明代(1368—1644),共277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嘉靖(1522—1566)前是中国中古文学的最后阶段,文学的发展波澜不惊,基本上是为中后期文学做准备;嘉靖以后,狂飚突至,中国文学进入近古时代,在欧洲恰好是文艺复兴时代。 第一节 明代国情 工商业的发展 市民的壮大 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的转变 明代初期,朱元璋重农抑商,大批地方富豪被抄家没产,或被迫迁徙;对外则闭关锁国,明令“片板不许下海”,连素号繁华的苏州也变得“邑里萧然,生计鲜薄”(王锜《寓圃杂记》卷五)。明代中叶以后,抑商政策松动,工商业重新崛起,苏州已是“比户皆工织作,转贸四方”(嘉靖《吴邑志》);“游山之舫,载妓之舟,鱼贯于绿波朱阁之间,丝竹讴歌与市声相杂”(《寓圃杂记》)。当时的工商业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元代的水平。 随着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随之崛起,特别是富商大贾凭借雄厚的资本操纵市场、行贿官员,成为新兴的特权阶级。苏州控三江,跨五湖,人烟稠密,列肆栉比,“洋货、皮货、绸缎、衣饰、金玉、珠宝、参药诸铺,戏园、游船、酒肆、茶店,如山如林,不知几千万人”(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杭州是丝绸名城,风景胜地,“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缯币者,必走浙之东也”(张瀚《松窗梦语》卷四)城市发展的同时,城镇人口激增,很多农民弃农经商,“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一二)而很多原来仅有数十家的小村落,如吴江盛泽、震泽等地,都变成了人烟稠密的大镇。 城市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变化,有些学者抛弃了轻商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工商皆本”的论点。如前七子首领李梦阳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货财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空同集》卷四四《明故王文显墓志铭》) 竟陵派创始人钟惺说:“货殖非小道也,经权取舍,择人任时,管、商之才,黄老之学,于是乎在。”(《隐秀轩集·程次公行略》)同时,商人也爱结交文士,向慕文雅,如徽商吴文明雅爱三袁等名士,尝云:“吾虽游于贾,而见海内文士,惟以不得执鞭为恨。”(袁中道《珂雪斋集》卷一七《吴龙田生传》)袁宏道说:“徽人近益斌斌,算缗料筹者竞习为诗歌,不能者亦喜蓄图书及诸玩好,画苑书家,多有可观。”(《袁宏道集笺校》卷十)士商合作遂成为一种风习,“富者余赀财,文人饶篇籍,取有余之赀财,拣篇籍之妙者而刻传之,其事甚快,非惟文人有利,而富者亦分名焉。”(《隐秀轩集·题潘景升募刻吴越杂志册子》)“江南富族著姓,求翰林名士墓铭或序记,润笔银动数二十两,甚至四五十两。”(俞弁《山樵暇记》) 于此同时,文学作品亦颇多“寄意于时俗”(《金瓶梅词话序》)之作。唐寅诗云:“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种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寅)袁宏道想的是“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新,口极世间之谈”(《袁宏道集笺校》卷五《徐汉明》)张岱自述往事则云:“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桔虐,书螙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琅嬛文集·自为墓志铭》)明代文人大体来说是比较热爱城市生活,洋溢着浓郁的世俗气息的。 第二节 王学左派与俗文学的发展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和三省制,独览军政大权。一方面“雄猜好杀,本其天性”,另一方面年老方定天下,子孙柔仁孱弱,“不得不为身后之虑”(赵翼《廿二史札记》“胡蓝之狱”条)其中坐胡惟庸狱死者至三万余人,坐蓝玉狱死者亦有一万五千余人,“两兴大狱,一网打尽”。明祖好严刑峻法,臣子“稍有触犯,刀锯随之,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廿二史札记》“明祖晚年去严刑”条)甚至“寰中士夫不为君用”亦可“诛其身而没其家”。(朱元璋《大诰三编·苏州人材第十三》)明太祖生性猜忌,凡文字中有“贼”、“僧”字样,一律视为对自己的影射,施以重刑。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贺表》,因表内有“垂子孙而作则”句,被处斩。杭州教授赵一夔作贺表,内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句,太祖览之大怒:“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也。光则剃发也,则字音近贼也。”遂斩之。(黄溥《闲中古今录》)明成祖朱棣命胡广等人编写《四书大全》、《五经大全》,且废弃以往注疏,仅用朱注作为标准答案,以此统治思想。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通用文体,于太祖洪武八年(1384)开始实行。冯桂芬在《改科举议》中说八股取士:“其事为孔孟明理载道之事,其术为唐宗英雄入彀之术,其心为始皇焚书坑儒之心。……意在败坏天下之人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