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对魏北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优化选比的几点思考.doc
关于对魏北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优化选比的几点思考
摘 要:魏北集中供水工程地处礼泉县北部“旱腰带”干旱缺水区,水资源严重缺乏。本文对魏北供水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对其水源、水质和地质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力争使项目中水源利用合理化。
关键词:农村人饮;水源方案;选比优化
中图分类号:TV674 文献标识码:A
1 项目区自然概况
礼泉县魏北集中供水工程位于县城东北约25km,紧邻礼相公路,交通方便;涉及叱干镇魏北、马岭和昭陵乡高蔡尧、峪南等13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共计12753人。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37mm,年内降水不均,多集中在7、8、9月份,平均月降水量100mm左右,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2 项目区水资源情况
2.1 地表水资源
魏北区东侧邻近区内最大地表水体――泾河。泾河紧贴礼泉县东部境界流过,属渭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宁夏泾源县老龙谭,由永寿县上邑一带流入本区,经淳化、礼泉、泾阳等县流入渭河。泾河流域面积43216km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4.51×108m3,年输沙量1.59×108T,泥沙含量大,侵蚀能力强,历年平均流量变化较大。由于上游流经含盐地层,大多数时间河水泥沙含量大,水化学类型复杂,水质较差,仅在12~3月份枯水季节,水质清澈,目前在此河段无大型取水工程。
2.2 地下水资源
经勘查,项目区由上至下蕴藏有3种类型地下水,即黄土层孔隙裂隙水、碎屑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类岩溶水。
2.2.1 黄土层孔隙裂隙水
黄土层孔隙潜水分布在整个叱干洼地上部,含水层由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组成,黄土层厚度100~150m,水位埋深60~100m,主要接受降水补给。富水性较弱,大部分地区民井出水量小于50m3/d,在局部汇水有利部位水量较大100~150m3/d。从已有井孔水质化验结果表明,水质较好,水化学类型HCO3―Na型,矿化度0.4~0.5g/L左右,氟含量1.1~1.4mg/L。
2.2.2 碎屑岩裂隙水
碎屑岩裂隙水隐伏于黄土层孔隙、裂隙水之下,含水层由二叠系砂泥岩互层组成,储水空间以风化裂隙和构造节理裂隙为主,厚度80~180m,主要补给源为上覆黄土层孔隙水下渗补给,其次为北部低中山区的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该类型地下水无独立抽水试验资料,根据叱干地区已有井孔分析,在汇水和构造有利部位,水量较为丰富,南岭头、魏北、东巷供水井均揭露该含水层,出水量150m3/d以上,水化学类型比较简单,为HCO3-Na?Ca型,矿化度小于0.6g/L,水质较好,氟含量1.1~1.3mg/L。
2.2.3 碳酸盐岩类岩溶水
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分布于碎屑岩地下水之下,为埋藏岩溶地下水,目前区内无一井孔揭露含水层,研究程度低。据区域资料,含水层由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中厚层状灰岩、白云岩组成,储水空间主要由裂隙和经岩溶化作用改造后溶蚀裂隙组成,属典型的岩溶裂隙含水介质。区内岩溶水位标高在460~480m,叱干地区地面标高960~1100m,推算岩溶水位埋深500m以上。
3 项目区工程地质情况
3.1 区域地质
3.1.1 地形地貌
该区位于渭北黄土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切割强烈,总体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地貌形态有基岩中低山、黄土残塬沟壑和冲洪积平原。
3.1.2 地层岩性
依据钻孔揭露及沟谷地层露头,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群(O2m):埋藏于二叠系之下,岩性为浅灰、灰、深灰色中厚层状条带灰岩、白云岩,局部地段为灰色、灰白色砾屑灰岩。
二叠系(P):隐伏于黄土丘陵下部,岩性为灰白色、紫红色中厚层状砂岩、泥岩互层,不整合奥陶系之上,区内厚度60~180m。
第四系(Q):第四系(Q)区内大面积分布,披覆于基岩之上,主要为风积黄土层,包括马兰黄土和离石黄土,夹数层古土壤,一般厚80~150m,由于切割强烈,含水性较差。
3.1.3 构造
该区处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渭北褶断带中部,主要构造有顶天寺断层。断层走向北北西,为半隐伏压扭性断裂,倾向西南,倾角40°~80°,扭错数百米。该断层在论证区从魏北村西侧穿过,区内延伸长度1.7km,地貌上显示不明显。
3.2 供水区域水源的选择
3.2.1 水资源的水质条件
根据前述水文地质概况,黄土层孔隙裂隙水和碎屑岩裂隙水具备开采条件。黄土层孔隙裂隙水水质较好,氟含量略超标,碎屑岩裂隙水水化学类型比较简单,但存在氟含量略超标,1.1~1.3mg/L。其余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3.2.2 地表水水源选择
泾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