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民进城窘境:看似不愿 实是“不敢”.doc
农民进城窘境:看似不愿 实是“不敢”
记者近日走访了山东、安徽、吉林、湖北、陕西、山西等10余省份上百名农民发现,农民进城态度大体可分为“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拥护,三分之一中立,三分之一反对(其中部分农民尚能转化为拥护或中立)。在这背后,由于就业不稳定、担心失去多项财产权益、子女入学难一系列现实问题,一些农民在进城、“上楼”时顾虑重重,表面上看似不愿,实则是“不敢”。
对此,专家学者和基层干部认为,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应树立宜农则农、宜城则城的理念,采取妥善措施打消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充分尊重农民自主定居的权利,不能让农业转移人口“被落户”“被上楼”。
农民对进城态度分化
有农民表示,只要经济收入上得去、社区配套设施完善、搬迁过程中利益不受损,哪个农民不愿意上楼?
今年38岁的王金花原来住在山西省孝义市梧桐镇中王屯村,梧桐镇曾因全国首个环保区域限批“黄牌”而闻名,镇域总面积35.8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星罗棋布存在着2000多个焦化厂。当地村民调侃,这里“烟囱比树多”“鸟过梧桐变乌鸦”。
为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梧桐镇在孝义市率先进行移民搬迁,在城郊建设移民新区。2012年冬天,王金花在梧桐新区以1000元/平方米的价格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楼房,又通过农村旧屋置换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楼房。“以前我们一家四口和公公婆婆住在一个五孔窑洞里,村里也没有个干净处,空气中都是一股焦化味,呛得不行。你看现在家里这条件,感觉跟做梦一样。”记者看到,新房虽然装修简单,但家电设施一应俱全,周边环境也很优美。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邑镇洪马村是德州市首个整村搬迁上楼的回族村。记者在这里看到,十几栋六层高的楼房错落有致,周边不仅幼儿园、小学、养老院、社区服务中心、养殖小区等生产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配套建设了临邑县最大的清真寺。“以前我们村家家户户是‘东屋厨房,西屋养羊,北屋住人’,现在住上了干净敞亮的楼房。我在新社区里开了个小卖部,一个月还能多挣千把块钱。”洪马村村民李建设告诉记者。
记者近日随机走访了山东、安徽、吉林、湖北、陕西、山西等10余省份上百名农民发现,多数农民对于“上楼”持欢迎态度。他们表示,农民祖祖辈辈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做梦都想着能“跳出农门,迈进城门”。
多地基层干部都向记者谈起,农民一开始对上楼态度有个大概的“三个‘三分之一’”规律,即三分之一农民积极拥护,包括青壮年农民、有城市生活经历农民、较高学历农民、富裕农民等群体;三分之一农民中立,觉得上楼也行不上楼也行,上不上楼“随大流”;三分之一?r民反对,包括老弱病残农民、收入较低农民等群体。并且,只要基层干部再做做相关工作,反对的“三分之一”中不少农民还能够转化成拥护或者中立,到最后还一直反对上楼的农民基本少于总人数的5%。
去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发布的“中西部农民向城镇转移意愿分布”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农民中“很想”占11.83%,“比较想”占21.73%,“一般”占17.45%,“不太想”占24.82%,“完全不想”占24.13%。
“逆城镇化”现象开始出现
“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是农民千百年的梦想,但为何有些农民不愿意进城?
据中国城镇化促进会统计,我国每年农民工外出的增长速度从2005年至2010年间的年均4%下降至2014年的1.3%,2015上半年仅有0.1%。同时,40岁以上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从2008年的30%提高到了2014年的43.5%。农民工回乡意愿有所增强,“逆城镇化”现象开始出现。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不愿进城农民当中,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虽然向往城市生活,但因为到城镇就业不稳定、担心失去多项财产权益、子女入学难、生活成本高、遭人歧视、拆迁过程中经济利益受损等因素,进城、“上楼”时顾虑重重,表面上看是不愿,实则是“不敢”。
第二类,喜欢住传统农房,因为方便养鸡养鸭、放置农具、不用爬楼等。山东省夏津县齐庄村一位村民说,齐庄村约有310多口人,2012年开始搞城镇化建设,让农民上楼居住,虽然不少人已经搬进楼房居住,但并不情愿,包括他在内。他今年60多岁了,腿脚也不灵便,还是住平房方便。另外,大多数农民依然务农,他住在楼房农机具根本没地方放,想养些鸡鸭鹅都没法养。
第三类,部分农村已经“优于”一般城镇。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野店镇毛坪村村民刘宗山种了3亩果园,还开办了一家农家乐,一年收入至少10万余元。“农村生活可比城里‘恣(舒服)多了’。”刘宗山说,水、电、暖、气全通了不说,上学、看病、办事都能“不出村”,想去哪里逛逛开上车就走,城里优越条件村里一样不少,还比城里强不少。“我这样带院子的三层楼房、3亩摇钱树一样的果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学食堂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模板范文).docx
- 第9课 互传密信有诀窍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根本原因分析精神病人自杀RCA.pptx VIP
- SL523-2024 水土保持监理规范.docx VIP
- 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表(代表值自动计算).xls VIP
- 雨虹防水质保合同范本Word模板.docx VIP
- 旅游产品策划与设计422全书教学课件电子教案.ppt
-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中MyD88的研究进展_吴燕燕.pdf VIP
- 2024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规范.doc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全一册 第1课 生活处处有算法 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