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四章节作业高钢.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等钢结构原理》 塑性设计与抗震性能 学生作业 2014年12月1日 第三章作业 3.1a 为了满足塑性设计的要求,国内外钢结构相关规范EC3 BS5950, GB50017-2003, GB 50017-201X(报批稿)分别如何进行构件截面分类?哪类截面适用于塑性设计? EC3:第一类截面,能够形成塑性铰,且塑性铰具有满足塑性分析要求的转动能力;第二类截面,能够形成塑性弯矩,但是塑性铰只有有限的转动能力,因此不适用于对结构进行塑性分析;第三类截面,边缘应力能够达到屈服应力,但是局部弯曲阻止了塑性抵抗弯矩的发展;第四类截面,局部弯曲限制了抵抗弯矩的发展。 BS5950:第一类截面(plastic cross section),塑性铰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第二类截面(compact cross section),具有一定的塑性弯矩;第三类截面(semi-compact cross section),边缘应力能够达到设计强度,但是不能发展塑性极限弯矩;第四类截面(slender cross section),对弯曲变形有明确的限制 GB50017-2003:我国似乎还没有系统的对构件截面进行分类,而是对板件的宽厚比进行了限制,具体如表3.1.1。 表3.1.1 GB50017对板件宽厚比的要求 截面形式 翼缘 腹板 GB 50017-201X(报批稿) 最后形成塑性铰的截面,截面宽厚比不应超过B级截面的宽厚比限值; 不形成塑性铰的截面,截面宽厚比不宜超过D级截面的宽厚比限值。 塑性设计方法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塑性设计方法大体上分为刚-塑性分析和弹-塑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刚-塑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弹性分析应满足的三个条件: 平衡条件:作用在整个结构或任意部分的自由体上的力和力矩的总和应为零。 连续性:变位形状假定为连续曲线,结合边界条件即可列出“连续性方程”。 极限弯矩条件:以最外边缘应力达到屈服应力作为极限弯矩,任何截面都不得超越此极限。 刚塑性分析应满足的三个条件: 平衡条件:跟弹性分析相同。 形成机构条件:跟弹性分析要求连续性相反,塑性分析要求形成足够数目的塑性铰,用以破坏结构的连续性使结构整体或其一部分形成机构。 全塑性弯矩条件:以截面的全塑性弯矩作为极限弯矩,任何截面都无法超越此极限。 仅当上列所有三个条件均满足时,所得的塑性分析结果才是正确的。这个结论,是由下列关于塑性分析的三个基本定理引出的。这三个基本定理是:下限定理,上限定理和唯一性定理。 下限定理:在满足平衡条件和全塑性弯矩条件的弯矩分布的基础上,所求得的结构荷载必小于或等于塑性极限荷载。 推论:增加结构材料(忽略增加材料的自重影响)不会降低结构的塑性极限荷载值。 上限定理:在假定机构基础上所算得的结构荷载,大于或等于塑性极限荷载。 推论: 将结构任一部分的材料减少,不可能增加结构的塑性极限荷载。 对一个结构可能形成的所有机构,求得各自相应的荷载。则其中的最小值,就是结构的塑性极限荷载。相应的机构就是结构塑性破坏的真正机构。 唯一性定理:同时满足平衡、形成机构和全塑性弯矩等三个条件的荷载,就是结构的塑性极限荷载。 刚-塑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静力法、机构法和弯矩平衡法。 静力法 静力法:以下限定理为基础,目的在于寻求一个既满足平衡条件、又符合全塑性弯矩条件(M≤Mp)的弯矩图。相应于这个弯矩图的荷载,仅为结构塑性破坏荷载的下限。仅当弯矩达到Mp值(亦即形成塑性铰)的截面数目,足以使结构变成机构时,这个荷载才是真正的塑性破坏荷载。 静力法的适用范围:超静定次数较低的梁和刚架。 静力法的要旨:先将结构的超静定约束除去,使结构转变为静定的基本体系。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分别作出外荷载和超静定约束作用在基本体系上的弯矩图,超静定约束所产生的弯矩用未知的超静定约束值的函数来表示。截面的总弯矩等于两种弯矩的代数和。 步骤:设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则需要形成r+1个塑性铰才能使结构转变成机构。用尝试法置r+1个截面的弯矩等于Mp,得r+1个方程式,联立解此方程组,即可解算出Mp和r个超静定约束值。至此,结构的弯矩图即为已知。若所有截面均满足M≤Mp的条件,则所得弯矩图就是相应于真正破坏机构的弯矩图。否则,重新选定r+1个截面(一般应包括前一轮尝试中MMp的截面)进行尝试,直至所有截面均满足M≤Mp时为止。 机构法 机构法:以上限定理为基础。它的任务是:从所有可能的破坏机构中,选出相应于最小塑性极限荷载的一个机构,便是真正的破坏机构,这个最小塑性极限荷载即真正的塑性破坏荷载。作为校核,相应这个破坏机构的弯矩图应处处不超过Mp。 实用上为简单起见,往往凭观察判断选取一个机构进行尝试。给该机构一个虚位移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