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技术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 2、江苏大电网安全稳定实时预警及协调防御技术(EACCS) 实现了电网精细化调度和智能化控制 数字化变电站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工程实际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开展了数字化变电站和数字化电网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及应用成果 双向信息交互与互动上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用户侧管理、负荷管理控制系统等一系列应用在我国已取得一定成果,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都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但还未达到智能电网对用户大量参与电网互动的要求。 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条件 配电领域智能化研究有待突破 (1)分布式发电及新能源接入技术 (2)储能技术 储能技术对智能电网改善电能质量、提高风电接入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3)AMR(高级计量)的工作正在开展 (4)定制电力技术 定制电力技术是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研究动态电压恢复器技术(DVR)、固态切换开关技术(SSTS);DFACTS技术;无功补偿器技术(DSTATCOM)、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技术。 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条件 用电领域智能化应用研究要积极探索 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很多电力公司启动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计划在3~5年内完成用户用电信息的“全覆盖、全采集、预付费”管理。目前在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当前欧美智能电网更加注重互动性和智能电表的应用,应该引起关注和研究。 华东电网公司:以智能输电网相关技术为重点领域,首先开展了“规划技术体系完善研究、高级调度中心、统一数据平台和数字化变电站研究”建设等建设 新能源对电网规划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基于LCM的电网规划方案评价研究 新能源对电网规划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节能减排下的电网规划研究 区域电网协调规划研究 考虑不确定因素的电网灵活规划方法研究 基于预想事故集的电网规划研究 华东电网智能电网研究初见成效 规划技术体系完善研究 高级调度中心建设 数字化变电站研究建设 统一数据平台建设 2 3 1 4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条件 2006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在全系统实施“SG186工程”的规划。华东、华北、上海、浙江、江苏等多家电力企业已顺利通过国网公司建设示范单位验收。 信息化水平已初步达到建设智能电网的要求 电力通信基本实现主干通道光纤化、数据传输网络化. 广域量测技术已大范围应用, 状态监测技术已大力推进。 1 3 2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条件 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技术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 实现了电网精细化调度和智能化控制 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技术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 华东电网WAMAP系统,充分利用PMU的动态数据,面向调度运行,重点解决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在线监视、实时预警和在线辅助优化决策,率先在电网动态监视和控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江苏大电网安全稳定实时预警及协调防御技术(EACCS)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5E工程,在可视化和运营管理辅助决策方面,对智能电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条件 数字化变电站 初步统计公司系统已有70多座数字化变电站投入运行,在数字化变电站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的成果,使在变电站一次设备、变电站通信网络等方面具备了一定建设智能电网的条件,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数字化变电站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工程实际 华东、上海、山东、浙江、江苏以及南方电网等企业也先后开展了数字化变电站和数字化电网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及应用成果。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条件 双向信息交互与互动上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用户侧管理、负荷管理控制系统等一系列应用在我国已取得一定成果,在江苏、上海等部分地区具有相当成熟的应用系统。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都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但还未达到智能电网对用户大量参与电网互动的要求。 智能电网关键设备 但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制力度: (1)现有设备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要求,技术性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2)关键设备仍然缺乏,不能满足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技术需求(如智能一次设备、大规模储能装置、智能电能表、统一潮流控制器等),需要加大研制力度。 大容量储能装置是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设备,国内还没有成熟产品。 (1)上海公司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联合研制大容量钠硫储能电池,已试制成功650Ah的单体电池和3.3kW钠硫单体模块。 (2)中国电科院与GE公司合作开发氯化镍电池储能,电科院正在测试GE单体电池。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目前已取得的成果: 10 kW 全钒液流电池已开发成功 100 kW全钒液流电池的集成和试验工作正在进行 应用特性试验正在进行 汽车电网技术Veh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鲜配送策划案终稿.docx
- 电气工程图例符号大全终稿.docx
- 生物质分布式能源的特点及技术答案.pptx
- 生物质电厂-高加技术协议(70t抽汽)答案.docx
- 大面积透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终稿.ppt
- 智能变电站手持式光数字测试仪题库.ppt
- 大脑动脉血管供血分区CT(图文)终稿.docx
- 海洋工程行业终稿.docx
- 石材优缺点及实例和创新运用张义军组答案.pptx
- 十字钢柱安装方案答案.doc
- 2025浙江杭州师范大学招聘5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跌倒预防护理课件.pptx
- 2025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编外人员招聘1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广东汕头市教育局直属汕头市金山中学招聘教师(第二批)3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福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招聘直聘型项目制教师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重庆永川区政协办公室招聘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河南南阳市西峡县宜居城镇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招聘第五号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铝电解知识培训课件.pptx
- 脂肪烃衍生物生产工岗位责任制.doc
- 2025贵州贵阳市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小学临聘教师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