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之石阙题库.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报告人:孙玮 石阙的简介: 石阙多立在宫殿陵墓之前,作铭记官爵﹑功绩或装饰用。阙在当时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汉代建筑物屹立至今的,以石阙为最重要。石砌成的汉阙,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碑形,但宽度与厚度的比例近方,扁平者较少。其上复以摹仿有瓦、吻、檐及斗拱的木构建筑物的石造屋顶。也有两重檐的。另一种是除了上述的这一部分为主阙外,其外侧联以略矮小的子阙。子阙上面也覆以石造屋顶。后一种在现存实物中较多。砌在石阙上的石块,雕出画像及铭文。汉阙的建筑形式,从现存实物和古代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中可以看出有单阙对立的,也有带子阙的。另外还有两阙之间连以门楼阁道的。 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建造,为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及其弟高实的墓阙,是全国现存地面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石阙。 高颐阙分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由主阙和子阙组成。 高颐墓阙分东西而阙,两阙相距13.6米,阙间有高君宋碑及巨型石辟邪。两阙北壁皆有阴刻隶书铭文。现东阙的主阙斗拱层以上部分和子阙被毁,西阙的主阙和子阙保存完整。 ? 石阙示意图 高颐阙,主阙13层,高约6米,为汉阙最高,宽1.6米,厚0.9米;子阙7层,高3.39米,宽1.3米,厚0.5米。阙用红砂石英岩石叠砌,重檐五脊式仿木结构建筑。阙顶仿汉代木结构建筑,有角柱、枋斗;;阙身有三车导从,车前伍伯、骑吹、骑吏等马车出行图。 经上砌石五层形成楼部,从下向上第一层雕想必斗承托三层纵横相叠的枋。南、北两面交叉枋头的正中各浮雕一饕餮,南面口衔鱼,北面口衔蛇。转角处的大斗下均雕一角神,背负楼部。第二层刻十朵一斗二升二升斗拱承托四周的枋。斗拱之间浮雕有“张良椎秦皇”、“高祖斩蛇”、“季札挂剑“、师旷鼓琴”、等历史故事,以及神话传说中的九尾狐、三足鸟、黄帝遗玄珠等。 第三层四周为人兽相斗的图案花纹。第四层上大下小,四面向外倾斜,浮雕有“神茶”、“郁垒”、 |“吴姬天门”、“天马”、“飞黄”、“龙”、“虎”等图像。第五层四面雕有枋头24 个,上阴刻隶书“汉故益洲太守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字贯方”。重檐五脊阙顶正脊中部刻一鲲鹏。 石阙前有石兽“天禄”和“ 辟邪”,雕刻刚健,敦实厚重。两阙中间为墓碑。 高颐阙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 汉阙又被称为“石质汉书”。它既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又是一种特殊的石刻珍品,是研究汉代历史文化、建筑、雕塑、美术的重要实体。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