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专题之修辞手法
一、主要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借代、互文、通感、反复、比拟、排比
二、实例分析
1、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问: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
答:①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②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山作比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两个比喻的运用,使得景物描写生动形象,③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
作用:使形象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答题格式:运用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描绘/刻画了某物/某人的……(特征)。表达了……情感。
2、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问:本诗前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情感的?
答:①运用夸张的手法,②极力描绘了黄河滚滚东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的壮美景象,③表达了对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向往赞美之情。然而这美好的河山却一直被金人占领,字里行间又暗含悲愤之情。
作用:引起丰富联想,突出事物本质特征, 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题格式:运用夸张,描绘/刻画了某物/某人的……(特征)。突出了/表达了……情感。
3、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shān )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问: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①主要运用对偶,比喻及夸张的手法。②“秋月”句对“春花”句,“人情”句对“风景”句等为对偶;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为比喻;“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③表达了作者作者对陶渊明、杜甫的仰慕之情, 同时亦暗含看破世俗的无奈。
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答题格式:运用对偶,A对Aˊ,B对Bˊ等。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表达……情感。
4、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双调】蟾宫曲 (蒙古族)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简析:①运用设问,②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文,再现了曹操、孔明等三国人物的历史风采,③歌颂了他们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大展经纶之宏愿。
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答题格式:运用设问,以问开篇,引出下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引人深思。+ 分析内容 + 表达效果。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简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作用: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答题格式:运用反问,+ 分析内容 + 表达效果。
6、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等特点,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含义。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简析:①本诗运用双关和反问的手法。②“同根生”既是指豆与豆萁是同根生,又是指曹植与曹丕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③末句反问收笔,表达了对曹丕不顾兄弟之情,手足相残的行径的强烈愤慨和控诉。
作用:1.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2.使语言含蓄、风趣,令人回味。
答题格式:运用双关,…表面上是指…,实际上是指…,含蓄地表达了……。
7、比拟(拟人、拟物)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把乙事物的特征强加到甲事物上。乙事物(拟体)并不出现。
山园小梅 北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问:本诗中间两联历来为人称道,试从艺术手法上分析其妙处。
答:①中间两联运用视嗅结合与拟人的手法。②颔联运用视觉和嗅觉,从姿态和香气上完美地表现出梅花的淡雅和娴静。颈联运用比拟及侧面衬托的手法,把霜禽、粉蝶人格化,从霜禽、粉蝶对梅花的态度,突出展示梅花的美。③以梅的品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情操与脱俗的志趣。
作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运用拟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平井双封单卡分段压裂技术概要.ppt
- 盛-第7章-02-工程抗震设计概要.ppt
- 盛行天下。概要.doc
- 盛泽水下验收施工管理工作报告概要.doc
- 诗词大赛低年级组概要.ppt
- 诗词歌赋(高中)概要.doc
- 评定表汇总例表成套概要.doc
- 诗词鉴赏-景与情关系概要.ppt
- 诗词鉴赏之景物描写手法概要.ppt
- 诗词鉴赏之形象概要.ppt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