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完全闭塞介入治疗中我是怎样合理选择器械的?课件.pptVIP

在慢完全闭塞介入治疗中我是怎样合理选择器械的?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慢性完全闭塞介入治疗中我是怎样合理选择器械的? 沈阳军区总医院   荆全民 神秘而复杂的CTO病变 导丝技术是开通CTO病变的关键 CTO专用导丝: Fielder系列:Fielder,Fielder FC,Fielder XT, SION, Miracle系列: Miracle3g, 4.5g,6g,9g,12g…… Conquest系列:Conquest pro, 9g,12g,20g… Cross It 系列: Cross It 100,200,300,400…. Congress系列:40,80,120T,200T…. 涂层导丝系列:Pilot 50,150,200…. PT2 MS, LS ---------------------------------------------------------------- ------------------------------------------------------------- 相关CTO器械 指引导管 超支撑 微导管支持 Finecross ; Corsair IVUS血管内超声指导 其他器械:如crusade, 正向和逆向器械选择的微细不同 正向CTO病变导丝器械选择基于病理研究 Large recanalization channel 再通孔道(较大) small recanalization channel 再通孔道(较小) CTO微孔道指导正向导丝的选择 CTO中微通道存在会增加应用较小外径的超滑导丝通过的机会 当病变很长时,如果忽视微通道理论,则导丝走行将会盲目,极可能很早即进入内膜下假腔,导丝极难成功 即使微通道部分存在,也会减少导丝在CTO的盲目性,利于进一步的精准穿刺成功率 Fielder XT导丝具备通过微通道的能力 第一个弯曲 (0.5~1mm) 第二个弯曲 (3~5mm) 推荐的导丝头端塑型. 尖端直径: 0.009” 尖端硬度: 0.8G LAD近端2年CTO,闭塞开口形态平坦,形态不利。首选Fielder XT,耐心寻找病理微通道开口,最终成功找到CTO开口,进入病变段 CASE 1 在对侧造影指导下,最终通过病变 单纯Fielder XT成功开放2年CTO LAD近端两处CTO,FielderXT导丝进入第二段CTO后进入假腔 CASE 2 保留Fielder XT,Miracle6g导丝循迹前导丝走行的正确微通道真腔,在CTO末段平行导丝技术成功,通过CTO后进入真腔 双导丝前后微孔道技术成功开放CTO CTO病变正向导丝介入顺序 CTO病变正向导丝 Fielder XT Fielder XT+Miracle 6g 双导丝平行导丝+穿刺 Conquest Pro+Miracle 6g 最后努力 Pilot150 or PTMS 在逆向PCI时代,正向技术需要和逆向互相借鉴 逆向导丝 微导管应用选择 Finecross 前端1.8Fr, 推送杆2.6Fr Corsair 前端2.6Fr, 推送杆2.8Fr 130cm150cm Corsair 顶端锥形,可以旋转进出,对微通道具有渐进扩张,通过能力强,安全,但外径较粗,锐角通过能力有限 微导管增加导丝强度 微导管是双刃剑 从CTO病变开口寻找真腔是成功的关键(IVUS关键点指导导丝进入开口真腔) 开口微通道需要非破坏性寻找 微导管抵近操作增加导丝强度,破坏和影响导丝感知,甚或造成CTO开口新的切入点 我的习惯:微导管不首先实用,或者远离CTO部位驻留微导管,当Fielder XT导丝进入CTO后再微导管抵近增加穿透力 LCX CTO,形态不利,闭塞处双分支,前有高度狭窄,选用Fielder XT寻找微孔道,避免微导管抵近支持 CASE 3 微导管远远瞭望,Fielder XT导丝耐心寻找微孔道并逐渐进入病变 导丝进入病变前行困难时,微导管抵近支持,继续缓慢操作导丝,似乎假腔 调整导丝走形,进入真腔,最后结果 指引导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