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冯·诺依曼曾多次向别人 强调: “如果不考虑巴贝奇、 阿达和其他人早先提出的有 关思想,计算机基本概念只 能属于阿兰·图林。” 1950年10月, 图林的另 一篇论文《机器能思考吗》 发表,首次提出检验机器智能的“图林试验” , 从而奠定了人工智能的基础,使他再次荣膺“人工智能之父”称号。 1954年, 42岁的阿兰·图林英年早逝。为了纪念他在计算机领域奠基性的贡献,美国计算机学会决定设立“图林奖”,从1956年开始颁发给最优秀的电脑科学家,它就像科学界的诺贝尔奖那样,是电脑领域的最高荣誉。 计算机发展史-人物 西蒙·克雷1925年9月出生 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工程师世 家。在参加陆军做了几年电工 后, 克雷到威斯康星大学和明 尼苏达大学继续深造。1950年 获电气工程学士,又用了一年 攻下了硕士学位。克雷先后在 工程研究学会和雷明顿·兰德公 司从事开创性的计算机研究 。 在那里,他设计出他的第一台计算机ERA1101。1957年,克雷跟随威廉·诺瑞斯创立CDC公司;1972年自行创办克雷研究公司,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巨型机”研究生涯。 克雷的名字很长时期一直与巨型机相联系, 巨型机基本上按照他创造的模式建立。 《财富》杂志曾引用他的话说:“无庸质疑,在这一领域需要天才,天才是杰出的象征。 ”克雷不仅是真正的天才,他还是举世公认的“巨型机之父”。 计算机发展史-人物 埃斯特奇1937年出生于 美国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 佛罗里达大学工程学士, 加入IBM后参与了几种防 空计算机系统设计。70年 代末在IBM公司担任中级 技术经理,负责软件开发 业务。1980年,他领导着 博卡雷顿实验室“十三人小组”,顶着IBM官僚体系的重重压力,以“开放”的思想努力创新,一年之内开发出影响电脑发展前途的IBM PC个人电脑, 并推出IBM PC/XT和IBM PC/AT等后续产品,使其成为个人电脑事实上的行业标准。在IBM公司内部,埃斯特奇被尊称为“PC机之父”,成为该公司最富个人魅力的传奇英雄。 计算机发展史-人物 比尔·盖茨1955年10月28日 出生在西雅图,13岁就开始编 写计算机程序。1973年进入哈 佛大学法律系,19岁退学,与 同伴创办电脑公司。后改名微 软公司,自任董事长、总裁兼 首席执行官。 1988年1月,将总裁一职让给史蒂夫-鲍尔默。 比尔·盖茨被誉为电脑奇才、20世纪最伟大的计算机软件行业巨人。36岁成为世界最年轻的亿万富翁。1999年《福布斯》评选,盖茨居世界亿万富翁首位,纯资产850亿美元,被《时代》周刊评为在数字技术领域影响重大的50人之一。 计算机发展史-人物 IBM PC诞生不仅掀起了个人电脑的大普及,而且导致了软件工业的勃兴。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微软公司。 MS-DOS伴随IBM PC电脑出征,由于所有PC个人电脑(包括其他厂商生产的兼容机)都需要安装MS-DOS,其用户后来竟超过3000万,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软件能够达到如此庞大的用户数。微软公司依托MS-DOS迅速崛起。 80年代,微软陆续推出Windows操作系统。 计算机发展史-人物 问题2 未来计算机是什么样的? 超导计算机 超导计算机是 使用超导体元器件 的高速计算机。所 谓超导,是指有些 物质在接近绝对零 度(相当于-269摄氏度)时,电流流动是无 阻力的。1962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逊提 出了超导隧道效应原理,即由超导体一绝缘 体一超导体组成器件,当两端加电压时,电 子便会像通过隧道一样无阻挡地从绝缘介质 中穿过去,形成微小电流,而这一器件的两 端是无电压的。约琴夫逊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纳米计算机 科学家发现,当晶体管的尺寸缩小到0.1微米(100纳米)以下时,半导体晶体管赖以工作的基本原理将受到很大限制。研究人员需另辟蹊径,才能突破0.1微米界,实现纳米级器件。现代商品化大规模集成电路上元器件的尺寸约在0.35微米(即350纳米),而纳米计算机的基本元器件尺寸只有几到几十纳米。 目前,在以不同原理实现纳米级计算方面,科学家提出四种工作机制:电子式纳米计算技术,基于生物化学物质与DNA的纳米计算机,机械式纳米计算机,量子波相干计算。它们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纳米计算机技术的基础。 像硅微电子计算技术一样,电子式纳米计算技术仍然利用电子运动对信息进行处理。不同的是:前者利用固体材料的整体特性,根据大量电子参与工作时所呈现的统计平均规律;后者利用的是在一个很小的空间(纳米尺度)内,有限电子运动所表现出来的量子效应。 光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铝合金窗钢副框施工技术交底研讨.doc
- 铝合金的点焊工艺研讨.ppt
- 铝合金的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研讨.doc
-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范例.ppt
- 雷火灸幻灯片.素材.ppt
- 铝合金的应用领域研讨.ppt
- 1_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素材.ppt
- 铝合金电缆技术规范研讨.doc
- 1-1原子结构与性质素材.ppt
- 铝合金激光焊研讨.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