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人教实验版.doc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人教实验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本周学习的内容是:第四单元的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和第15课《短文两篇》,学习这两篇议论文,首先要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从解释“四书”中的“格物”“致知”的意思入手,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批评“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最后提出作者的良好愿望。 1. 理解作者的思路: (1)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 (3)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4)接着,作者指出中国学生的弊端,并以个人的经验为证,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5)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希望。” 2. 思考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的思考理解、判断) 应试教育的弊端 任重而道远 (二)《短文两篇》 1. 《谈读书》 (1)简单了解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 (2)理清作者的思路: A. 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B. 读书方法 (3)学习本文随笔的写法: A. 比喻说理 B. 排比说理 C. 对比说理 D. 归纳法论证 2. 《不求甚解》 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1)理清文章的结构: d1:摆靶子 d2:说明人们曲解“不求甚解” d3: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d4:不求甚解的含义 d5: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d6:古人例证 d7:从反面解释“不求甚解” d8:陆象山 引用道理论证 不求甚解 d9: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2)思考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 A. 表示虚心 B. 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 学习两篇短文,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一谈自己应该怎样读书。 【模拟试题】 一.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 狡黠( ) 2. 鄙( )视 3. 蒸馏( ) 4. 咀嚼( ) 5. 味同嚼( )蜡 6. 睾( )肾 二. 解释下列词语: 1. 文采藻饰: 2. 寻章摘句: 3. 味同嚼蜡: 4. 吹毛求疵: 5. 不求甚解 6. 咬文嚼字: 7. 因小失大: 8. 全神贯注: 9. 狂妄自大: 10. 格物致知: 11. 袖手旁观: 12. 一帆风顺: 三. 课内阅读: 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回答以下问题: 1. 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 2. 《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是指什么?作者在本文中提出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3. 第12自然段,作者谈到“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作者以己为例为了证明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5.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写一写,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四. 课外阅读: 读书三境界 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肿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吞”虽为知识累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晕脑胀、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是成熟聪颖的心灵和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蓦然回首”,天机消溶于慧心。“品”是在“啃”之基础上的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 读书人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