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橡胶棒带正电.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灯使城市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 电与我们的生活 电灯使城市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 电与我们的生活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用电的东西呢? 如果没电我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那你知道电是什么吗? (1)将与毛皮摩擦过的梳子靠近小纸屑 做做下面的实验 (1)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 轻小物体。 (2)将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细水流 (2)将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自来水细水流,细水流会 。 吸引或吸起 弯曲或靠近塑料棒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而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起电现象? 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随堂练习 摩擦起电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1、市场上出售一种可以滚动的毛刷,当毛刷在衣物上擦刷时,可以把灰尘和微小脏物吸到刷内,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是: (1)—————— (2)———————— 再用其他的物品来做实验 记录结果: 物体 能否吸起小纸屑 铅笔 直尺 圆珠笔 钢笔 …… 2、摩擦后带的电荷,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下列各种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 A、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B、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 C、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会被粘在铁棒上 D 随堂练习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排斥 排斥 吸引 1、实验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排斥 排斥 吸引 2、电荷的种类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胶棒带正电,毛皮带负电 B.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负电 C.橡胶棒带正电,毛皮带正电 D.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 D 2、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则小球是(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D 3. 甲、乙、丙三个小球,已知甲、乙互相吸引,乙、丙互相排斥,乙球带负电( ) A.甲球带负电,丙球带负电 B.甲球带负电,丙球带正电 C.甲球带正电,丙球带负电 D.甲球带正电,丙球带正电 C 4、有a、b、c、d四个带电小球,已知a吸引b,b排斥c,c吸引d,d带负电,则a、b、c三个小球带电情况应是( ) A.a负电,b正电,c正电 B.a正电,b负电,c正电 C.a负电,b负电,c正电 D.a正电,b正电,c负电 A 实验中用________来检 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 是________________。 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验电器 金属箔 金属球 金属杆 绝缘塞 操作·交流与讨论 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你能说出验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了电吗? 试一试,用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用验电器还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吗? 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都是静电现象,静电现象在现代技术中有很多应用,如静电复印、静电植绒。 人们对电的最初认识 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哲学家泰利斯无意中发现,用布摩擦过的琥珀,居然能把羽毛吸起来。 到了16世纪后期,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证实:琥珀经摩擦之后,会产生静电,玻璃等其他物体也可以摩擦生电。 美国的富兰克林把摩擦后的琥珀所带的电称为负电,摩擦后的玻璃所带的电称为正电。后来,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总结出“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规律。 这就是人类对电的最初认识 课堂练习 1.将两个吹足了气的气球在手上或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将悬线提起,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气球互 ,其原因是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