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中消毒.doc-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oc

自然灾害中消毒.doc-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灾害中的消毒知识 一、自然灾害中的饮用水消毒与安全 (一)饮用水消毒 1.全面检查:从配水管网到水源,各部的物理结构、现存的功能、细菌和化学指标。 2.供水的主要安全问题是微生物污染,可采取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集中式供水应严格按水净化、消毒、监测程序进行。分散式饮用水消毒,井水、河水等用缸或桶盛装,水混浊度大时,应将水静置澄清或用明矾等混凝剂(100mg/1,10分钟)预处理后取上清液进行消毒。每100斤水加入1片漂精片,加药时先将漂精片放在陶瓷或搪瓷碗(杯)中捣碎,然后倒入水中搅动几下,30分钟后水可用;或者每200斤水直接投入1片泡腾片,泡腾片完全溶解后搅拌几下,30分钟后水即可用(见下表)。 消毒剂 用量(消毒剂∶水) 作用时间(分钟) 漂精片 1片∶100 斤 30 泡腾片 1片∶200斤 30 煮沸消毒是十分有效的灭菌方法,也简便易行、有效,在有燃料的地方仍可采用。3.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1)常用消毒剂 消毒剂种类很多,灾区最常用的消毒剂是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时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有效成份以有效氯表示,有效氯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的氯量)。使用含氯消毒剂应注意:一般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要慎用;有机物对其影响较大,消毒前最好先把消毒对象冲洗干净;有效氯挥发快,稀释后的消毒液应尽快使用;偏酸条件下杀菌效果更好;产品有效期限短。 常用消毒剂有:漂白粉,含有效氯约28%;漂白粉精,有效氯含量可达70%。 (2)消毒剂应用 消毒剂应用可参阅说明书进行。 漂白粉、漂白粉精的应用参考以下步骤:根据待消毒的水量,该药剂的有效氯含量计算出定量药剂,直接加入或加于少量水中,倒入待消毒水中,搅匀,放置30分钟,检验水中余氯应为0.7mg/L。如未达到此值,说明投加量不足。但也不能过量加入,以免产生强烈刺激性气味。 (3)消毒剂的投放量计算 根据原水状况、消毒剂种类和质量确定消毒剂投放量。消毒剂投放量可用下式计算:X=W×K/P X=消毒剂投放量;W=待消毒的水量;K=饮用水消毒规定的加氯量;P=消毒剂有效氯含量。 例如:现需消毒1吨饮用水,消毒时规定的加氯量为2mg/L,所用的漂白粉含有效氯为25%,则漂白粉的用药量计算如下: X=W×K/P=1m3×2g/m3/25%=8g 4.水质监测建议增加余氯量和水压,紧急情况下饮水中余氯应保持 0.7mg/L ,此浓度应保持到灾后的恢复期,以保证饮水卫生。 (二)饮用水的安全保护 1.快速进行判定和分析,排除可供饮用的水的化学污染。 2.寻找备用水源,如深井水、浅井水、雨水、地表水等。 3.对水源采取保护措施 (1)禁止人或动物进入水源地区; (2)设置隔离墙和保卫人员; (3)保证垃圾、粪便处理场距离水源有一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4)在河流或溪水取水点上游,禁止洗浴、游泳、清洗、饲养动物; (5)为了保证水源不被污染,提高水井的质量,溢水的排泄及渗水坑等,应与水井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估计最大的用水量及井水涌出量,过度采水可能使井水枯竭,必要时应定量配给用水。 二、食品安全与饮食餐具消毒 1.加强对学校、工厂、灾民安置点、避难所或宿营地等集体饭堂的食品卫生监督工作。 2.饮食餐具必须洗净,必须煮沸消毒或用消毒液浸泡消毒。灾区餐厨具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可选用下列一种进行消毒: 消毒剂 消毒方式 作用时间(分钟) 0.1%漂白粉 洗净后浸泡 30~60 2片漂白粉精片加入2斤水中 洗净后浸泡 30~60 1片泡腾片加入2斤水中 洗净后浸泡 30~60 10%碘伏(200mg/l) 洗净后浸泡 10~20 0.5%过氧乙酸 洗净后浸泡 30~60 3.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的监督。 4.加强食品卫生的宣传工作,严把食品卫生关。 三、尸体的处理 1.正常死亡者尸体的处理 自然灾害引起的死亡,一般死于外伤,该类属正常死亡者尸体应尽可能安排火葬或埋葬,特大灾害造成巨大死亡,可采用深埋处理,但必须按规定选择地点及进行消毒。在埋葬或火化之前,尸体必须鉴定并有记录,尸体运送应用塑料袋装后才能进行。 2.甲、乙类传染病死亡者的处理 对甲、乙类传染病死亡者,应按相关要求做好卫生消毒,以最快速度运出火化。 3.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的处理 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应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处理后进行深埋。 4.尸体的消毒、防腐、防臭方法 人、畜尸体应尽早处理,现场应急处理可用0.2%过氧乙酸或用2两(100g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