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高校学风与教风建设的思考.pdf
2007年6月 第1篇 教育理论及教育改革研究 103
对高校学风与教风建设的思考
李岩张依凤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济南250022)
摘要学风建设.学生是主题,教师是主导。学风的基础是教风,没有良好的教风就不可能有良好的
学风.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教学管理、教师治学和学生的风气.
关键词学风教风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学风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精神面貌,是班级的学习风气、院系的学术
气氛、学校的管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整体综合反映,是一种群体行为,它由
校风、院风、班风、舍风组成,优良的学风是一种积极的氛围,使处于其中的学生感到一种压力,
产生紧迫感,一个学校的学风如何,将直接影响其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水平和在市场经济中的
竞争能力。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高校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数大幅上升,高
校大规模扩招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也带来了诸多消极因素,如何以切
实的制度和措施改善学风,保证教学质量,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头等大事。
学风建设是通过学校有关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的努力,促使良好学风形成而建立的机制,
由各种与学风有关的规章制度、措施、组织、人员(教师及学生)、环境等组成。学风建设是高等
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教学管理、教师治学和学生的风气。学
风建设是学校一项重要基本建设,就培养人才而言,它应渗透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之
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主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端正学习目的与动
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学风建设,学生是主题,教师是主导。学风的基础是教风,没有良好的教风就不可能有良
好的学风。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李军说:“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学风与教风之间,
是一个互动体。教风不立,学风何以树;教风不端,学风何以正。反之,没有良好的学风,又怎
能激励良好的教风”。因此,端正学风,必须端正教风。要建立与办学特点相适应的师资管理
理念和机制,在专、兼职教师队伍中展开师德师风教育,并配以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教师
带好班、上好课。教师要树立主人翁精神,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的
现代师生关系,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好学生,以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以良好的学
风促进教风发展,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生动局面。
1现状与问题
(1)对学风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学风建设形不成整体效应和持久效应。
学风包括学校领导治校、教师治学和学生学习的风气与作风。没有优良的学风,即使生源再
好,师资队伍水平再高,教学设施再精良,也很难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在教学管理上存在重
教风轻学风的倾向,高校要发展、上水平、上台阶,必然离不开优良学风的支持,因此学风建设
意义很重大。
104 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第9卷) 2007年6月
●1 I_●●
I——
(2)教风不严使得“学风不正”的现象滋生蔓延。学生上课迟到、早退,上课时间侃大山,
逛大街,玩棋牌,谈情说爱或看小说杂志,或发短信、听音乐等违纪现象屡见不鲜·,组织纪律松
弛,有些老师认为只要自己上好课就可以了,学生爱听不听,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严重影响和破
坏了正常的校园学习风气。学风不正,使学生考试时抱有侥幸心理,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而老
师们抓到作弊后心软,不上报,使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这种放羊式教学直接导致学风的
低下。
(3)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和执行不严导致教师教学投入不高,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设计粗
糙,教学内容滞后,疏于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与考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个环节相互
脱节。学校对教学考核都是软指标,考核难以反映真实问题,鼓励教学的措施都没有实质性的
效果。现在做得比较好的是“学生评教”和学生信息员制度,对教师形成一定的压力。但是,由
于评价内容过于抽象,学生走过场,得不到许多任课教师的认同,许多学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