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虫食害梨树新芽、嫩叶;当梨树展叶后,成虫即卷叶产卵为害。幼虫孵化后,即在卷叶内食害,使叶片逐渐干枯脱落,影响梨树的正常生长发育。此外,山区果园凡附近杨树较多者,梨卷叶象甲发生往往亦较严重。在受害严重的梨园,树上常挂满虫卷,造成树势衰弱,产量大减。成虫:体长6mm左右(头管除外),头向前方延长成象鼻状。虫体色泽有青蓝色或豆绿色2种,具金属光泽。触角黑色,鞘翅长方形,侧缘肩的后方微凹入。整个鞘翅表面具不规则的深刻点列。雄虫头管较粗而弯,前胸背板宽大呈球状突起。 1 梨叶肿瘿螨主要危害梨树嫩叶,严重时也危害叶柄、幼果和果梗等。叶片被害初期出现芝麻大小的浅绿色疱疹,后逐渐扩大,并变成红、褐色、最后变成黑色。疱疹多发生在主、侧脉之间,常密集成行,使叶片正面隆起,背面凹陷卷曲。严重时被害叶早期脱落,营养积累减少,树势被削弱,影响花芽形成,导致梨果产量下降。 1 以成螨和若瞒为害十片、花等,被害叶首先在叶背出现增生,使叶片皱缩沿叶缘向正面卷缩,呈凸凹不平,权的成双卷简状,展叶期受害叶红肿皱缩。叶背成海绵状,影响光合作用,失水多而干枯,花器被害,不能坐果。 1 幼虫多在枝干表皮下蛀食,初蛀成线状弯曲的隧道,后隧道汇合成片,致表皮枯死爆裂翘起,影响树势,偶有为害果实者,于皮下蛀食。成虫:体长3~5mm,翅展8~11mm,银白色,复眼红褐色,触角丝状长于前翅,梗节有黑环;胸背生有褐色鳞片;前翅披针形银白色,具金黄至褐色宽斜带5条,翅端和基部各具1狭纹,后翅狭长灰褐色,前后翅缘毛极长。腹部背面褐色,腹面白色,各腹节基部褐色。幼虫:共8龄,1~6龄称前期幼虫,体扁平乳白,头黄褐色;胸部较腹部宽大,腹部第1节窄小,各腹节两侧具齿状突起,胸足、腹足退化。7~8龄称后期幼虫,体圆筒形稍扁,头壳褐色近半圆形,中、后胸背、腹面前缘具小刺数列。胸足3对,微小,腹足退化,各体节腹面中央较骨化。 1 以幼虫在梨树枝干皮层纵横串食,破坏输导组织,造成树势衰弱,枝干逐渐枯死,甚至全树死亡。体长13-16毫米,翠绿色,有金属光泽,前胸背板上有五条蓝黑色条纹,翅鞘上有10多条黑色小斑组成的条纹,两侧有金红色带纹。老熟后长约30毫米,由乳白色变为黄白色,全体扁平,头小,前胸第一节扁平肥大,上有黄褐色人字纹,腹部逐渐细长,节间凹进。 1 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果实萼洼处为害繁殖,虫口密度大时,可布满整个果面。受害果萼洼处凹陷,以后变黑腐烂。后期形成龟裂的大黑疤。套袋果经常是果柄周围至胴部受害。体卵圆形,长约0.8mm,全体鲜黄色,有光泽,腹部无腹管及尾片,无翅。行孤雌卵生。包括干母、普通型。性母均为雌性。喙均发达。有性型体长卵圆形,体型略小,雌0.47mm左右,雄0.35mm左右,体色鲜黄,口器退化。 1 成、若蚜群集于芽、叶、嫩梢和茎上吸食汁液。受害叶片伸展不平,由两侧向正面纵卷成筒状,早期脱落 1 以幼虫为害梨芽和嫩叶。芽、叶被害后出现黄色斑点,不久,叶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疙瘩,受害严重的叶片纵卷,提早脱落。长纺锤形,13节。1~2龄幼虫无色透明,3龄幼虫半透明,4龄幼虫乳白色,渐变为橘红色。老熟幼虫体长1.8~2.4毫米。前胸腹面具“丫”字形黄色剑骨片。 1 灰斑病多发生于生长中后期。病斑初期近圆形、淡灰色,后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银灰色;病健交界处有一微隆起的褐色线纹。后期,病斑表面可散生许多小黑点。 1 仅为害叶片,最初在叶片上发生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发病严重的叶片,往往有病斑数十个之多,以后相互愈合呈不规则形的褐色大斑块,病斑初期为褐色,后期中间褪呈灰白色。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中层褐色,外层则为黑色。 1 花器被害后呈萎蔫状,深褐色,并向下蔓延至花柄,使花柄呈水渍状。叶片发病,先从叶缘开始变黑色,然后沿叶脉发展,最终全叶变黑、凋萎。病果初生水渍状斑,后变暗褐色,并有黄色粘液溢出,最后病果变黑而干缩。枝干被害,初呈水渍状,有明显边缘,后病部凹陷出现溃疡状呈褐色至黑色。 1 在多数品种上不产生明显症状,在感病品种或指示植物上,5月末或6月初,叶片沿叶脉和支脉产生褪绿的带状条斑。有些病株叶片上产生红色斑驳或污斑,可能是由脉黄病毒的不同株系所致。红色斑驳的出现,往往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杂种榅桲被害后,于5月上旬在叶片上产生褪绿斑驳,叶脉黄化,叶片反卷,植株矮化,6月下旬,苗干中下部皮层产生红褐色近梭形坏死斑,剥开皮层,木质部上有凹陷茎痘斑。 1 此病主要为害幼嫩叶片。受害叶片发病初期,于叶背产生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淡绿色小疱诊,常密集成行。随着叶片的生长,郊疹明显突起,使叶面凸凹不平,皱缩变形。后期疱疹逐渐变为红色 、褐色、直至黑色。发生严重时,叶片上疱疹密集,使全叶变褐,早期脱落。 1 ??石痘病主要危害果实和树皮。首先在落花10~20天的幼果上变现症状,在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olidWorks入门教程很全面课件.ppt VIP
- [生理学]消化与吸收精选.ppt VIP
- 专题21.2 二次函数的图象【八大题型】(举一反三)(沪科版)(原卷版).docx VIP
-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5张PPT)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某省2025年全省广播电视技术大赛(调幅专业) 试题 .pdf VIP
- 公路桥梁工程高处作业安全培训.pptx VIP
- PKPM软件说明书_筒仓结构设计软件SILO.pdf VIP
- Q OKTW 023-2016_汽车起重机 企业标准.pdf VIP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及答案汇编.docx VIP
- 【知识专讲精研】高中日语基础写作:-私の部屋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