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19.8粒子和宇宙题库.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rticle Universe 粒子和宇宙 道尔顿 19世纪末,人们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关于物质结构的探寻 汤姆逊 发现了原子内部结构中的电子 卢瑟福 经典散射实验,发现质子 查德威克 发现中子 盖尔曼 发现夸克 是否还有其他的微观粒子? 延伸思考: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些我们认为的“基本粒子”,实际并不基本。还有很多我们并不了解的粒子等待发现。 “标准模型与大统一” 人们建立了标准模型,理论归纳预言了一系列新粒子,并且对发现的粒子以泡利原理以及所参与的相互作用进行全新分类。 图中为标准模型的简单表示,大统一理论最终的目的便是将宇宙中纷繁复杂的作用形式统一为简洁、优美的场论。 分类 自旋 泡利不相容原理 统计规律 费米子 (电子 质子 中子 各种重子) 半整数 1/2,3/2,… 服从 费米—狄拉克统计分布 玻色子 ( 光子 ? 介子 K介子、?介子 ) 整数 0 或 1 等 不服从 玻色— 爱因斯坦统计分布 粒子的分类(泡利原理): 粒子的分类(电性、磁矩): 正、反粒子物理量的绝对值都相同,但某些物理量 ( 如电荷、磁矩等 ) 的符号相反。但反粒子由于很容易湮灭,所以很难长时间存活。 欧核反粒子的存储装置演示,原理简单的说就是用迅速变换的电场制作的牢笼 万有引力 电磁力 弱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引力子 + 光子 + + 轻子 + + + 强子 + + + + 引力子 由于自旋为2,无法量子化,尚未囊括进标准模型、静止质量和电荷为零,以光速运动。 光子 自旋为1,是玻色子 粒子的分类(相互作用): 分类 粒子名称 自旋 介子 ?、 ? 、 K介子等 整数 玻色子 重子 核子 质子、中子及其反粒子 1/2 (Ω超子 3/2) 费密子 超子 ΩΣΛΞ超子及反粒子 强子分类 分类 正反粒子 自旋 电荷量 e 重子数B 轻子数 寿命10-6s 轻 子 电子μ子 τ子 1/2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稳定 2.2 2.3 中 微 子 稳定 轻子(共12种) 中微子系中性粒子,质量为零,只参与弱相互作用。 为了探寻这些新粒子,实验物理学家想了各种办法,右图中美丽的花树实际是在人造云室的强磁场中,携带电荷的粒子受洛伦兹力偏转的踪迹,当然这是比较原始的实验方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欧洲核子中心(CERN)建造了迄今最为庞大的双圈强子对撞机——LHC 对撞机的核心就是一系列探测中心以及右图中先进的第三代同步加速器 所谓“上帝粒子” 建造LHC一个最为重要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关于一种规范玻色子的理论,由于在此机制下,这种粒子将赋予万物质量,所以人们称其为“上帝粒子”。 新粒子的发现! 2012年7月4日,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在发布会上向全球宣布,在双光子道和轻子道分别以6个西格玛的标准差探测到了希格斯玻色子(Higgs) 人们发现并证实了标准模型预言中最后一种粒子,这是现代物理学的一大步! 下夸克 d 上夸克 u 奇夸克 s 强子结构夸克模型 (1964年 ) : 介子(夸克和反夸克组成) 重子(三个夸克组成) 粲夸克 c 底夸克 b 顶夸克 t 夸克模型: 费米子与玻色子的夸克图 大爆炸理论 (The Big Bang Theory) 宇宙从一个“奇点”爆炸产生 大爆炸是在无限的宇宙各处同时产生 宇宙与恒星的演化 1929,埃德温·哈勃提出宇宙膨胀理论,即不管你往哪个方向看,远处的星系正急速地远离我们而去。这意味着,在早先星体相互之间更加靠近。事实上,似乎在大约100亿至200亿年之前的某一时刻,它们刚好在同一地方,所以哈勃的发现暗示存在一个叫做大爆炸的时刻,当时宇宙无限紧密。 大爆炸理论 1950年前后,伽莫夫第一个建立了热大爆炸的观念。这个创生宇宙的大爆炸不是习见于地球上发生在一个确定的点,然后向四周的空气传播开去的那种爆炸,而是一种在各处同时发生,从一开时就充满整个空间的那种爆炸,爆炸中每一个粒子都离开其它每一个粒子飞奔。事实上应该理解为空间的急剧膨胀。整个空间可以指的是整个无限的宇宙,或者指的是一个就象球面一样能弯曲地回到原来位置的有限宇宙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