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和基本特点同步训练专题检测1讲义.doc

2015-2016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和基本特点同步训练专题检测1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检测(一)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几千年前的刀耕火种,使大规模的森林遭到焚烧,导致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如果你也赞同此观点,理由不包括:人类文明发展早期 (  ) A.人口数量虽少,但所使用的耕地面积大 B.人们缺少对土地产量进行改造的动机 C.火烧后再“以牛田”,生产效率低下 D.焚烧大量的森林无意中改变了地球气候 答案 C 解析  “以牛田”就是用牛耕田的意思;牛耕不属刀耕火种的范畴。 2.“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周易·系辞下第八》里的这一记载所反映的情况是 (  ) A.中国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生产阶段 B.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C.原始狩猎工具的创制极大地丰富了食物的来源 D.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答案 A 解析 题干史料反映的是古代先民们进行农耕创造的实践。B项表述的是封建自然经济,应排除;C项中的“狩猎工具”不符合“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是农业工具,应排除;D项中原始生产工具的创制看不出从事什么作物种植,也应排除。 3.最近,在山东某地发现一部成书于两晋时期的古农书,这是一部记述秦代以来我国北方农业耕作技术发展概况的专著。请依所学知识推断,该书最有可能记述哪幅图片所反映的概况 (  ) 答案 A 解析 A项反映的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一牛挽犁; B项是唐代出现的曲辕犁;C项是东汉初杜诗创造的水排,水排是用来鼓风冶铁的装置;D项是出现于明清时期的风力水车(D项图可用观察法;也可以先搁置一边,确定A为正确选项后予以排除)。 4.围绕下面两幅图片的讨论,学习小组得出的结论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图:图中的犁可据实际需要控制耕土的深浅 B.上图:此耕作方式随井田制的出现而出现 C.下图:图片素材源于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 D.下图:这种犁结构完备可改变牵引点的高低 答案 D 解析 上图中的犁的辕是直的,A错;井田制出现于商代,上图反映的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B错;下图曲辕犁出现于唐代,C不正确,D符合曲辕犁的作用。 5.元代司农司“专掌农桑水利”,并负责考核各地管民长官,考核结果作为管民长官升迁或降黜的依据。当时司农司最不可能遇见过的情况是 (  ) A.张老汉一家利用图①工具灌溉高田 B.人们正在围观老李头田间的图②工具 C.王老根使用图③工具解决了山坡上麦田的旱情 D.刘二正在使用图④工具播种小麦 答案 B 解析 水转翻车出现于宋代;风力水车出现于明清时期;高转筒车发明于隋唐五代;耧车发明于汉代,只有②在元代以后出现,故B项不可能遇见。 6.下列古语均摘自《盐铁论》,其中哪一记述可以用来说明“工官”工场的制作工艺水准较高 (  ) A.“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 B.“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 C.“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意:忠厚),民悫则财用足,足侈则饥寒生” D.“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 答案 A 解析 A项反映出官府手工业的生产,有的产品分工很细,多人分工协作制成,这样制作出来的器物,十分精美,技术和艺术水平都很高超,故正确答案为A。B、C两项的大致意思是反对与民争利,主张罢盐铁、酒榷、均输,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反映的是一种保守教条的经济思想,与题旨不符。D项实际反映了重本抑末说,实际上是要抑官营工商业,而为私人工商业争取利权,排除D。 7.下图是珍藏于故宫的一尊粉彩瓷品,如果你是一位故宫的解说员,应向来客这样介绍这件瓷器 (  ) A.此为杜甫“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语锦城传”所描绘的作品 B.这类瓷器被陆龟蒙誉为“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C.出土于东汉末期的一个墓葬中,这件瓷器质地纯净,釉色光亮 D.粉彩瓷器工艺发明于康熙年间,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答案 D 解析 解题关键是紧扣它是“一尊粉彩瓷品”,只有D项符合题旨。杜甫和陆龟蒙皆为唐朝诗人,分别赞美的是四川大邑的白瓷和越窑的青瓷,排除A、B两项;C项所述也是说的青瓷器。 8.《三辅黄图·未央宫》载:“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东西织室的工匠 (  ) A.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不得脱籍改业 B.不能将技术发明和革新服务于社会 C.集中齐郡专门负责制作衣服满足皇室消费 D.为满足都城市民棉布需求辛勤劳作 答案 B 解析 A项始于元代;C项“齐郡”不正确,未央宫在西汉都城长安;D项“市民”和“棉布”都不正确;“工官”制度使技术局限于为帝王和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正确答案为B项。 9.《周礼·考工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