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育婴师培训
第二节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婴儿心理发展过程
(一)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
年龄阶段性:指婴儿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在质量上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每一年龄阶段都有其最一般最典型的特征。
(二)婴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婴儿心理发展每一年龄阶段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身心成熟状态不同,心理发展的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
大脑可塑性为婴幼儿早教提供支持
日本理化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脑保持可塑性的时间比原先估计的要长。这一成果将修改科学界对大脑临界期的定义,而且为研究婴幼儿早教提供了重要线索。
理化研究所发表新闻公报说,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提出临界期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内容是,哺乳动物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一段短暂的时间内,其未成熟的大脑能够根据生活环境发生结构性改变。当时的实验证据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新生儿,如果一只眼睛被遮挡一段时间,那么即使遮挡物被移开,新生儿大脑皮质视觉区的神经细胞也不会对这只眼睛传回的视觉信号发生反应。也就是说,这只健康的眼睛弱视了。
日本科学家此次使用强大的双光子激发钙成像技术,对大脑皮质视觉区的两种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和兴奋性神经元分开来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即使临界期结束,实验鼠的大脑仍然具有可塑性,而不是完全消失了。
科学家选择出生后第50天的实验鼠进行实验。这些实验鼠已经过了临界期。研究人员把3只实验鼠的右眼遮挡起来饲养,另外3只实验鼠正常饲养,7天后比较大脑皮质视觉区的抑制性神经元和兴奋性神经元对实验鼠双眼的反应情况。另外,他们选择了出生后第27天的实验鼠进行对比实验,同样是把3只实验鼠的右眼遮挡起来饲养,另外3只实验鼠正常饲养,两天后比较大脑皮质视觉区的抑制性神经元和兴奋性神经元对双眼反应情况。出生后第27天的实验鼠,大脑临界期仍未结束。对比结果显示,在临界期内,不论抑制性神经元还是兴奋性神经元都具有可塑性。过了临界期,只有抑制性神经元保持着可塑性。
公报说,本项研究发现,即便大脑过了临界期,其视觉区中依然有部分神经细胞群保持可塑性,而大脑的其他领域或许也存在同样的现象。这一成果不仅将修改临界期概念,而且为研究婴幼儿早教、成年人教育提供了重要线索。
(三)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
两个明显的特点: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最快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通常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一般遵循以上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性别、内分泌、营养、环境、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正常值不是绝对的,系统的连续的监测更能反映小儿的生长发育的真实情况。
脑和脊髓的发育:胎儿时期神经系统发育最早,脑发育最为迅速,出生时脑重约370克,占体重的1/9-1/8,成人脑重约1500克,占体重的1/40,小儿7岁脑重接近成人。出生时神经细胞数目与成人相同。缺氧和长期营养不良可引起脑的生长发育落后。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怎样理解这句话?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试验观察。他们的研究对象是当地的1000名3岁儿童,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孩子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到2003年,当这些孩子长到26岁时,卡斯比等人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又在2005年对以上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报告上说,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以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
婴儿一出生就会有一些本能的反射现象
首先是觅食反射,婴儿嘴会自动寻找母亲的乳头,其次就是能紧紧地抓握住东西,这是一种抓握反射。此外,婴儿面朝上躺着的时候,会有颈部强直反射——头转向一边,同侧的胳膊和腿伸展开来,另外一侧的胳膊和腿,则依然弯曲。另外,噪声或者掉落东西在感觉会让婴儿出现震惊或惊吓反射。其他一些本能的反射表现为:伸腿、伸胳膊、伸手指、拱背、头向后仰,然后收回胳膊、在胸前紧握拳头。所有这些反射在几周或几个月之后就会逐渐减少,被有意识的动作所代替。 除了这些本能反射,每个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吞咽和呕吐的能力,所以一出生就能喂他们吃东西。呕吐反射能防止婴儿因大量液体而窒息,并且帮助孩子去除阻塞呼吸通道的粘液。
先天性反射:觅食、吸吮、吞咽、拥抱、握持及对强光、寒冷、疼痛的反应。
条件反射:生后2个月开始形成与视、听、味嗅、触觉等感觉相关的条件反射。
印刻现象(imprinting)
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J51_T 033-2020 四川省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技术标准.docx VIP
- 弟子规全文拼音解释版.pdf VIP
- DBJ51T033-2014四川省既有建筑电梯增设及改造技术规程 .docx VIP
- 银行每月安全教育记录.docx VIP
- 《APT攻击介绍》课件.ppt VIP
- 髋关节脱位护理查房.pptx VIP
- GBT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pdf
- 20g329-1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多层和.docx VIP
- Cinema 4D三维建模与动画制作实战教程课件 第8章+角色与毛发.pptx VIP
- 《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工作原理》复习考试题库(带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