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五、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信息、信息传递 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引起生物产生生理、生化和行为变化的各种信号,都称为信息。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没有信息的生态系统是不可想象的。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就在错综复杂的信息的调控和影响下,各自处于一定的状态,执行一定的功能,使得生态系统处于一种有条不紊的平衡状态。 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类别 内涵 传递形式 实例 物理 信息 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湿度、温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物理过程 萤火虫的闪光;植物五颜六色的花 化学 信息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自身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信息素 动物的性外激素;狗利用其小便记路 行为 信息 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通过其特殊行为特征传递的信息 动物的异常表现及行为等 昆虫的舞蹈 3.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型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又称信息流,此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消耗。但是信息流不像物质流那样是循环的,也不像能量流那样是单向的,它往往是双向的,有从输入到输出的信息传递,也有从输出到输入的信息反馈。如图所示: 4.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应用 比较 作用或应用 举例 在生态系统中 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①蝙蝠依靠“回声定位”实现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 ②莴苣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 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①植物开花需光信息刺激 ②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个体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①草原上,草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信息 ②森林中狼与兔相互依据对方气味捕食或被捕食 在农业生产中 ①提高农产品或者畜产品的产量 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①利用模拟动物信息吸引传粉动物,提高果树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②利用音响设备诱捕或驱赶有害动物 *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种群的结构特征Ⅰ 4.种群的演替Ⅰ 5.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9.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10.全球环境问题Ⅰ 1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 2014年高考-----考纲解读 回顾往年-----考情纵览 高考命题分析 对本专题的考查大多以学科内综合的形式进行,题型是以非选择题为主,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种间关系及能量流动,考查能量流动的过程,传递效率的计算,物质循环与细胞代谢的联系,以及生态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试题大多与示意图相结合,注重考查考生识图析图的能力。 环境保护在高考理综卷中大多与生态系统的知识相联系进行综合考查。 本专题知识网络 第一讲 种群与群落 命题规律 命题趋势 1.重点考查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J”型增长曲线、“S”型增长曲线、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等。 3.从考查题型上: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往往以坐标曲线图或表格的形式出现。 种群和群落是高考的命题热点之一。本考点是生态学的基础,试题中往往以坐标曲线图、表格等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种群特征的识记能力、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理解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要点归纳 一、种间关系的两种生物的数目与能量关系 1.互利共生:如大豆与根瘤菌 特点: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如图1所示: 2.寄生:如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和被侵染的细菌。 特点: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 如图2所示: 3.竞争:如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 特点: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若两种生物生存的能力不同,如图3甲;若生存能力相当,则如图3乙。 4.捕食:如羊与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 特点: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 如图4所示: 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和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关系 1.曲线分析 (1)图A:“J”型曲线,理想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增长率不变。 (2)图B:“S”型曲线,现实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K值的含义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允许的种群个体数量的最大值。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条件下K值不同,同一种群在不 同环境条件下K值也不相同。 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是树木采伐、海水动物捕捞的最佳时期。 (3)图C:微生物(细菌)的生长曲线,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动态变化可分为四个主要时期:调整期、对数期、稳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