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湾煤矿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毕业设计稿.docVIP

林家湾煤矿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毕业设计稿.doc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井田地质条件 1.1 矿井概况 1.1.1 矿井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林家湾煤矿位于黑龙江省集贤煤田东南端,西南距福利屯38km,经福利屯到矿业集团所在地——双鸭山市为46km,经福利屯至富锦县公路穿过本设计井田的中部,富前铁路在林家湾矿区南部边缘外约3km处通过,交通比较方便,详见图1-1交通位置图。 本井田位于三江平原的西南部,属高河漫滩,地势低平,地表标高+85m~+87m。井田东部有双山子,标高+174m;西依索利岗山,标高为+227.9m;南邻完达山北麓;北面地势广阔平坦。 图1-1 交通位置图 1.1.2 矿井气候及地震条件 本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较高,冬季寒冷,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0.1~23.7℃;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7.4~-23.9℃,最低气温达-35℃;年降水量325.7~392.3mm;年蒸发量1095.5~1430.6mm;年平均风速4.1~4.7m/s,最大风速可达24m/s,风向多偏西风;每年十月至次年五月为冻结期,最大冻结深度1.55~2.08m。 根据国家地震局有关资料,集贤及其邻区地震烈度在6°以下,过去无强烈地震记载。 1.2 井田地质特征 1.2.1 矿区的地层情况 本设计井田的可采煤层均赋存在上侏罗系鸡西群城子河组,其上为鸡西群穆棱组,在穆棱组上覆的是第三、第四纪地层。晚侏罗系地层不整和于元古界~古生界基底上,基底由元古界麻山群泥盆系青龙山组及侵入的花岗岩组成,详见表1-1地层系统表。 表1-1地层系统表 界 系 统(群) 组 厚度(m) 新 生 界 第 四 系 全新统 10~20 全新统 温泉河组 20~40 上更新统 顾乡屯组 10~40 中更新统 40~80 下中新统 白山土组 15~50 第三系 上新统 富锦组 121 中生界 侏罗系 上统(鸡西群) 穆棱组 7570 城子河组 887 东荣组 250 古生界 中统 青龙山组 不清 元古界 麻山群 不清 第四系地层在井田内广泛分布,主要由砾砂和粗砂等组成,中间夹有不连续的亚粘土,在砂层上,覆有粘土及厚度8~10m的黑腐植土。区内四纪地层厚度为东西薄,中间厚,南部薄,北部厚。 第三系地层,除在井田极少数块段缺失,形成“天窗”外,其余各处广泛存在。该地层由粉砂岩、泥岩等组成。岩石胶结松散,以灰绿色为主,厚度变化不大。 上侏罗系上统鸡西群城子河组,为井田的主要含煤地层,该层主要由灰白色长石、砂岩、灰色粉砂岩及泥岩、凝灰色砂岩和砂质泥岩等组成,含煤地层特征详见图1-2煤层综合柱状图。 图1-2 煤层综合柱状图 1.2.2 井田的主要地质构造 本井田位于三江盆地的西部,是中生代以来的一个断陷——凹陷地。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北段由一些一级隆起带和凹陷带共同组成。 1.2.3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本井田具有经济价值的可采煤层均集中于鸡西群城子河组,该组地层厚度为887m。煤层平均总厚达14m,可采煤层有17#、27#和28#煤层,其倾角在15°左右。 可采煤层特征分述如下: 17#煤层:全区发育且稳定,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厚度较大,煤质稳定,本煤层内没有夹矸,煤层厚度4.5~5.0m,平均厚度4.8m,视密度为1.3t/m3,顶板为中粗砂岩,平均厚度9.8m,底板为粗砂岩,平均厚度6.5m,下距27#煤层约125m。 27#煤层:全区发育且稳定,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煤质稳定,本煤层在极少数块段内有夹矸,其厚度不超过0.1m,煤层厚度4.5~4.9m,平均厚度4.7m,视密度为1.3t/m3,顶板为粉砂岩,平均厚度7.8m,底板粉砂岩,平均厚度20m,下距28#煤层约30m。 28#煤层:全区发育且稳定,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煤质变化不大,部分数块段内有夹矸,其厚度不超过0.1m,煤层厚度4.2~4.7m,平均厚度4.5m,视密度为1.3t/m3,顶板为粉细互层,平均厚度5.4m,底板粉砂岩,平均厚度10.2m。 1.2.4 井田内水文地质情况 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在全矿井广泛发育,除山坡地区较薄外,其余均很厚,发育的规律为:由南向北逐渐增厚。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和山区地下水,涌水量为0.705~7L/(s·m)。 第三系孔隙含水层:在井田内广泛存在,其厚度发育规律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厚,向东变薄。其涌水量为0.001~0.83L/(s·m)。 煤系裂隙含水带:本含水层是直接充水含水层。它与第三系有一定水力联系,但很微弱。 基底岩层裂隙水:分布于低山和丘陵地带,由花岗岩,安山岩及变质岩等组成,对煤系裂隙含水带补给量很微弱,而且对矿床充水无影响。 井田内的主要隔水层有第四系顶部粘土、亚粘土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