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 本章内容提要: 微机的发展历史,微机系统组成,三总线概念; 微处理器构造及其指令执行过程; 进位计数制(2、8、10、16进制)及其相互转换,二进制数的运算规则; 编码(BCD码、ASCII码、汉字码,图形信息编码); 无符号数和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机器数和真值;带符号数的编码及运算;定点数和浮点数。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发展历史简介; 微型计算机结构简介; 存储器的基本组成。 电子计算机的定义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自动而又精确地处理信息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电子计算机的起源 为了加快计算速度与精度,人类一直在尝试制造计算机——从机械计算机到电子计算机; 第一台具有现代意义的电子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电子计算机理论的创立 冯·诺依曼(Von Neumann)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理论。 由5个基本部件组成: 输入器、输出器、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 采用了二进制进行运算; 引入存储器存储程序和数据,计算机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取出指令并执行指令。 这些基本原则至今仍然被现代计算机所采用,因此现代计算机一般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史 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1957年); 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8—1964年); 第三代: 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64—1972年);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72年~至今); 第五代计算机。 微型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到第四代时出现了微处理器,它的发展代表了微型机的发展历史,可大致划分为5代。 第一代微处理器(1971—1973年); 第二代微处理器(1974—1978年); 第三代微处理器(1978—1981年); 第四代微处理器(1981—1992年); 第五代微处理器(1992年~至今)。 微型机的发展史 第一代微处理器(1971—1973年) 微处理器发展的初级阶段,代表产品有Intel公司的Intel 4004,集成度为1200~2000只晶体管/片,基本指令的执行时间为10~20??s,引脚数为16/24。 微型机的发展史 第二代微处理器(1974—1978年) 主要标志为8位中档和高档微处理器: Apple公司的6502 Intel公司的8080; Motorola公司的M6800; Intel公司的8085; Zilog公司的Z80; Motorola公司的M6809。 微型机的发展史 第三代微处理器(1978—1981年) 主要标志是推出了16位微处理器: Intel的8086; Zilog的Z8000; Motorola的M68000; 指令执行时间为0.5??s,使微型计算机功能达到了小型计算机水平。 微型机的发展史 第四代微处理器(1981—1992年) 主要标志为推出了32位微处理器: Intel于1991年初推出80386; HP公司推出HP9000; Motorola公司推出68020; Zilog公司推出Z80000。 有准32位微处理器与真32位微处理器之分。 微型机的发展史 第五代微处理器(1992年以后) 1993年,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奔腾),它拥有超标量结构,16KB一级缓存。AMD和Cyrix推出了与其兼容的处理器K5和6x86; 1996年,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 Pro(高能奔腾),增加256KB或512KB二级缓存; 1996年,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 Pro(高能奔腾),一级缓存提高到32KB; 微型机的发展史 1997年推出PⅡ,它是对Pentium Pro的改进; 1998年推出赛扬(Celeron),它是简化版的PⅡ,价格较低; 1999年又推出了开发代号为Coppermine的PⅢ; 以后又陆续推出了赛扬Ⅱ、P4等性能更加先进的CPU(如使用超线程技术的P4、用于笔记本计算机的讯驰CPU); 64位微处理器。 微型机系统的组成 完整的微机系统包括硬件与软件两部分。 微机系统软件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用户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不需要用户干预的能生成、准备和执行其它程序所需的一组程序; 用户软件是各用户为解题或实现检测与实时控制等不同任务所编制的应用程序。 程序设计层次 机器语言程序设计;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微机系统硬件结构图 总线的概念 总线定义: 所谓总线,是连接多个功能部件或多个装置的一组公共信号线。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