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9-6簡報1.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9-6簡報1

前言 近年來國人旅遊的內容日趨多元化,在過去,潛水似乎只侷限於某些專業人士,如軍方或海洋生物學家,現在大家重視戶外活動,越來越多民眾接觸到潛水。 前言 台灣四面環海,好的潛水地點比比皆是,如墾丁或是東北角海岸,離島如澎湖、綠島、蘭嶼的海域更是熱門景點,甚至有人組團到國外潛水,所以清楚了解潛水可能造成的傷害是很重要的,畢竟遊玩應該留下樂趣而不是傷害。 潛水的種類 潛水的種類繁多,包括浮潛、自由潛水、水肺潛水等。 浮潛(snorkeling) 浮潛(snorkeling)是指使用蛙鏡、蛙鞋、呼吸管來進行潛水,多半時間都浮在水面上,下潛的深度和時間都有限,不需使用氣瓶,參加者不需要受過潛水訓練,活動本身的危險性低,不會有一般所稱的氣壓傷害或俗稱的潛水夫病。 水肺潛水 指潛水員自行攜帶水下呼吸系統所進行的潛水活動,其中有開放式 (open-circuit) 呼吸系統及封閉式 (closed-circuit) 呼吸系統,原理都是利用調節器 (Regulator) 裝置把氣瓶中的壓縮氣體轉化成可供人體正常呼吸的壓力。 潛水前的準備 潛水的訓練教育系統很多,世界上通用最廣的是PADI(Profes sional Association of Diving Instructors)和SSI(Scuba Schools International)系統。 潛水前的準備 民眾報名潛水訓練課程後,會依照設定的內容教授,包括潛水相關知識、安全注意事項、器材使用以及實際潛水訓練。訓練完畢後,通過者會發給『開放水域潛水員』(Open Water Diver)的執照。 潛水前的準備 準備潛水前都應該檢查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免發生危險,當感到身體不佳時,都應立即停止潛水,回到陸地上休息任何的身體狀況不佳,都有可能造成潛水時重大的危機,例如,小小的感冒,可能會使得耳咽管阻塞,在下潛時無法平衡耳壓,輕則耳朵劇痛,重則耳膜破裂,造成嚴重眩暈甚至溺水。下水前所有的裝備都要檢查一次,以維護安全。 下潛 下潛是指從水面上開始,到下降至潛水的深度的過程。無論是船潛或岸潛都應該在水面上穿戴好所有設備,再開始下潛。 過程中要注意耳壓平衡和下方環境。 潛水-在水底下漫遊的過程 有深度和時間這兩大重點考慮 深度關乎壓力大小,若裝備中配有深度計可以隨時提醒潛水員所處的深度。 潛水時間直接影響氧氣的供應,潛的越久消耗的空氣越多,潛水員需注意已經潛了多久時間,不然等空氣消耗殆盡再不得不快速上升,會增加很多壓力的傷害, 另外,在同樣壓力下待的時間越長,或是潛水的深度越深,空氣中惰性氣體溶解到血液的量越多。 上升-結束潛水 過程中,潛水員應該盡量放慢速度,以免減壓症的產生,同時要注意上方的環境。 下潛的壓力性傷害 在中耳會產生氣壓損傷性中耳炎,症狀輕則感覺耳部疼痛或是脹痛,重則鼓膜出血,更重甚至鼓膜破裂。 治療以症狀控制為主,需要暫時停止潛水;在鼻竇會有鼻竇疼痛及黏膜水腫症狀。 下潛的壓力性傷害 在內耳會有耳鳴、聽力喪失以及暈眩,增加溺水以及快速上升的風險,在回到陸地之後需要立即照會或轉介給耳鼻喉科醫師,治療以保守治療為主。 上升時的壓力性傷害 在中耳會造成像飛機起飛時耳朵不舒服的感覺, 若是單側會引起眩暈。 肺部會造成縱隔腔氣腫(pneumomediastinum),只需症狀治療即可。 在頸部可以有皮下氣腫,極少數的情況會造成氣胸(pneumothorax),則需要進一步處理。 減壓病(潛水夫病) 指潛水員在減壓過程中所產生的疾病。 下潛時隨著壓力增加, 呼吸的空氣中, 原本就有的惰性氣體,會慢慢的溶入血液中。 減壓病(潛水夫病) 在上升過程中隨壓力減低會使部分惰性氣體慢慢從身體組織中溶解出來,進入血液形成氣泡。 氣泡阻塞血流造成血管壁發炎或形成血栓,就產生減壓病, 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造成各種不同症狀。 第一型減壓病 氣泡出現在肢體、關節或皮膚中,通常只造成疼痛,在淋巴系統會造成淋巴水腫。 第二型減壓病 氣泡出現在神經系統、前庭以及心肺循環中,是比較嚴重的,病患常有頭暈、嘔吐、四肢麻木、虛弱、下半身或身體半邊麻痹(可能是血管內氣體栓塞導致多處脊髓的損傷所致),頭痛、抽筋、昏迷,眼睛有閃光、瞎掉、呼吸困難、咳血,心臟缺血、心律不整、低血壓、休克等症狀。 注意減壓症症狀 若沒有詢問到有關高壓暴露病史,診斷是相當困難的。 大致上減壓症出現在上升之後的數分鐘到數小時內,但也曾有病例報告在數天之後發生,要注意潛水後的十二小時到一天內的時間中,不建議搭乘飛機, 會增加減壓病的機會或是加重病情。 要預防減壓病的產生,需要嚴格地遵守減壓的深度和時間。 動脈氣體栓塞 氣泡進入動脈循環產生栓塞。 一旦形成後,其影響範圍取決於動脈血流, 影響最大的是在腦部, 又稱腦部動脈血管栓塞(Cerebral Ar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004511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