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CH1-(V08)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种方式的传送数据比较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主要性能指标: 带宽、时延 1、带宽 带宽:传输数字信号时,将信道的数据率习惯性地称为“带宽”。 数据率(数据传输率):单位时间内传送数字信号的比特数。 单位是:bit/s(b/s或bps),[ Kbps/Mbps/Gbps/Tbps(103/106/109/1012)] 此称谓不严格,沿用了模拟信道的叫法。 原来的意义: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率范围称为线路的带 宽, 单位是:赫兹(Hz)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比特数(字节数、帧数) 2、时延(delay或latency) 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或一条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经历的时间。 包括: 发送时延 发送数据时,使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时间。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信道带宽 1.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传播时延 电磁波(电信号)在信道(线路)中传播一定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传播速度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自由空间中:3.0×105 km/s 铜线电缆中:2.3×105 km/s 光纤中:2.0×105 km/s 处理时延 数据在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排队时延 1.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四种时延产生示意图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A 传播时延 发送时延 处理和排队时延 B 1.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分析: 产生时延的主要因素,视具体情况而定。 例:100MB的数据,通过带宽1Mbps的信道传输, 距离1000km,光纤线路。 发送时延:220×100×8/106=838.9s=14分钟 传播时延:1000km/2×105=5×10-3s=5ms 显然,此时产生时延的主要原因是发送时延 链路的带宽只影响发送时延,而不影响传播时延。 提高信道带宽仅能减小发送时延。传播时延与线路 长度有关,而与信道带宽无关。 1.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3、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 时延带宽积 定义: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物理意义:在传播时延这个时间段中,链路中可容纳的比特数 例:某段链路传播时延20ms,带宽10Mbps,则: 时延带宽积=20×10-3s×10×106bit/s=2×105bit 意味着:发送端连续发送数据,第一比特即将到达终点时,发 送端已发送了20万个比特,即有20万个比特正在链路上传输。 往返时延RTT 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为止,总共经历的时间 。 1.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分层 内容: 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 OSI/RM参考模型; 各层的主要功能; OSI/RM模型中的数据传输; TCP/IP参考模型; 课程中所用模型 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1.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 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完成功能的精确的 定义,即从功能的角度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结 构。它是层次和协议的集合。 注意: 仅仅定义了网络及其部件通过协议应完成的功 能;不定义协议的实现细节和各层协议之间的接 口关系。 采用分层体系结构思想基础:基于结构化设计思想 1.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分层结构与基本术语 1.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主要有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 规定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 规定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 出何种应答; 3.同步: 规定事件实现顺序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