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煤矿一采区防灭火设计讲述.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井防灭火设计 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 山西柳林XXX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柳林县城北偏西直距约20km王家沟乡圪塔上村、延家峁村、任家山村、后备村一带,属XX县王家沟乡管辖。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0°52′15″- 110°54′11″,北纬37°36′14″-37°37′31″。批准开采4-9号煤层,矿区面积4.0716km2。 全井田共划分为个采区,矿井首采区选择为一采区。1、从煤的炭化程度分析: 因煤层的自燃性随煤炭的变质程度的增高而降低;煤的炭化程度越低,挥发份含量越高,煤层自燃发火倾向越强。一般说来,褐煤易于自燃,烟煤中长焰煤危险性最大,贫煤及挥发份含量在12%以下的无烟煤难以自燃。本井田号煤原煤挥发分平均%,煤层自燃倾向性较大。 2、从煤岩成分分析: 因煤岩成分包括有丝煤、暗煤、亮煤和镜煤,煤层中有集中的镜煤和亮煤,特别是含有丝煤时,煤的自燃倾向就大;而暗煤多的煤,一般不易自燃。据此分析号煤层具有自燃危险性,自燃倾向性强。 3、从煤的含硫量分析: 因含硫分越多,吸氧能力愈大,越易自燃。号煤层硫分从%为低硫分到硫分,自燃倾向性。 4、从煤的破碎程度分析: 由于煤的破碎程度大,增加了煤的氧化表面积,使煤的氧化速度加快,容易自燃。脆性与风化率较大的煤就易于自燃。本井田号煤层风氧化带,据此分析号煤层自燃危险性。矿井,号煤层平均厚度,属厚煤层,煤层厚度大,易于局部储热,故自燃发火倾向大 开采技术条件 设计采用采煤方法开采燃厚煤层,易发生自燃的区域为工作面“两线-两道”,即工作面开采线,停采线,进风道与回风道。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结合当地开采技术条件,设计采用有效的防治自燃的技术措施及装备。 综上所述,号煤层自燃倾向性较大,据检验报告,号煤层自燃倾向为级。在工作面设自燃发火观测点,并建立监测系统,建立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 在井下设置KYSC-1 型井下移动式火灾气体束管采样监测系统在回风顺槽按一定间距布置束管采样器,采空区气体成份测定范围大约距工作面10m左右,约50m设一个测点,保持采空区内部回风侧个探头同时观测。 采空区束管布置图 (3)地面色谱分析 井下通过束管采样仪采样并送至地面色谱分析,分析参数主要有O2、N2、CO、CO2、CH4、C2H6、C2H4、C3H8,正常情况下,每天早班检测一次,工作面异常时,每班检测二次。 黄泥灌浆 1、灌浆系统 本次设计在地面工业场地设简易灌浆站,为全矿灌浆服务,灌浆方法采用随采随灌,即随采煤工作面推进的同时向采空区灌注泥浆。在灌浆工作中,灌浆与回采保持有适当距离,以免浆影响回采工作。 灌浆站做法:井口附近建两个灌浆池,池深1.8 m,直径2m,一侧设500 mm×500 mm×1800mm下液泵坑,池四周采用MU100机砖M75砂浆砌筑,墙体厚度370mm,池内壁采用3mm的钢板制作75×75角钢护角。 灌浆方法 m左右处设一个灌浆材料堆放场。场内的黄土经筛分后,利用一台ZL50型装载机将其运入灌浆池中搅拌,并通过下液泥浆泵和管路注入井下采空区。 灌浆方法采用埋管灌浆法,沿回风巷在采空区预先铺好灌浆管(一般预埋5~8m钢管),预埋管一端通采空区,一端接胶管,胶管长一般为20~30m,灌浆随工作面的推进,用回柱绞车逐渐牵引灌浆管,牵引一定距离灌一次浆,要求工作面采空区能灌到足够的泥浆。:3左右),使之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防灭火效果。其次在顺槽的最低处安设一台泥浆泵,将流出的泥水排出,当发现有泥浆流出时,要停止灌浆。 4、灌浆参数的选择 工作制度:与矿井工作制度相匹配,但需注意以下原则: 灌浆工作是与回采工作紧密配合进行。设计灌浆为班灌浆,每天灌浆时间为h左右。 (2)灌浆所需土量 日灌浆所需土量按下式计算: Q土=K·G/V煤式中: Q土—日灌浆所需土量,m3/d; G —矿井日产量,根据设计,日产量为t; V煤—煤的容重,根据地质报告,号煤层容重为1.t/m3; K—灌浆系数,为灌浆材料的固体体积与需要灌浆的采空区容积之比,参照大同局的经验,取0.15。 则:Q土=0.1×(t) 日灌浆所需实际开采土量 Q=αQ土 式中: Q—日灌浆所需实际开采土量,m3/d; α—取土系数(考虑土壤含一定杂质和开采,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取1.1。 Q=αQ土=1.1×(t) 灌浆泥水比的确定 灌浆泥水比应根据泥浆的输送距离,煤层倾角,灌浆方式及灌浆材料和季节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参照大同局经验,一般情况下为1:,冬季时为l:。 每日制泥浆用水量 每日泥浆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Q水1=Q·δ 式中: Q水1—制备泥浆用水量,m3/d: δ—泥水比的倒数,取。 则:Q水1=×4=784(m3/d) 每日灌浆用水量 每日泥浆用水量按下式计算: Q水2=K水·Q水l 式中: Q水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