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我国对外贸易建设.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近代长期以来受剥削、受奴役的半殖民地的地位,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而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也发生了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被剥削的国际贸易地位中摆脱出来,以平等独立的姿态出现在国际经济贸易的舞台,中国开始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回顾建国初期我国开展对外贸易的艰难历程以及领导思想决策,有利于总结历史经验,有助于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把握正确方向。   一、新中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基本环境   新中国经济的迅速恢复,是开展对外贸易的基本条件。   新中国成立初期,共产党人面对的是国民政府留下的生产凋敝、通货膨胀、经济崩溃、财政破产的一个千疮百孔、极其落后的烂摊子。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掠夺,再加上战争的摧残,到1949年建国后,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状态。生产萎缩,交通滞后,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当时几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主要是:钢15.8万吨,原煤3243万吨,原油12万吨,棉布18. 9亿米,粮食11318万吨、棉花44. 4万吨。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70%,工业占30%,现代工业只占17%。解放初期中国的工业不但所占比重小,而且基础极为薄弱,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机械工业几等于零,飞机、汽车、拖拉机、大型机械都不能制造。工业布局极不合理,7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内地很少甚至根本没有现代工业,交通和通讯设施极为落后,铁路仅有2.2万公里,但只有一半勉强通车,而主要干线没有一条能全线通车。这些困难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看来,认为中国共产党难以解决这些问题,早晚会失败。因此毛泽东曾经说过,“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久会要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438页。]然而在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仅8个月后,全国的物价就已经开始趋于稳定,到1950年,全国的财政收支基本达到平衡,人民政府实现了全国财政经济的统一,工农业生产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新中国开展对外贸易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特殊的国际环境,决定了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初,美国是反对新中国开展对外贸易的主要国家。1949年9月美国国务院发表的关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白皮书显示,美国一贯坚持敌视新中国的政策。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中国实行了比东欧国家更为严厉的全面禁运,同时还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派海军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侵犯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直接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朝鲜战争结束后,又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全面的封锁禁运,在美国的策划下,西方国家为限制其成员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出口贸易,于新中国诞生一个月后成立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新中国亦在禁运之列,企图从经济上扼杀新中国政权。新中国一成立,就受到了长期的外交、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的全面封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仅严厉禁止向中国出口战略物资,甚至连普通经济贸易也被限制。中国同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呈现陡然下降之势。中国从西方国家进口的绝对值,由1950年的8.2亿元降为1951年的2.1亿元;中国对西方国家出口的绝对值,由1950年的6.7亿元降为1951年的0.8亿元。某些国家的对华贸易甚至陷于完全停顿。除瑞典、丹麦、瑞士、芬兰以外,绝大多数西方国家被迫追随美国实行禁运政策,同中国中断了直接贸易关系。为了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禁运,恢复和发展与世界各国的正常贸易往来,新中国加强了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贸易关系,以获得中国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建设急需的技术、设备和金等,并努力与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贸易合作关系,同时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千方百计开拓对西万国家的民间和官方贸易渠道。   因此,在特殊的国际环境下,新中国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优先发展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其次发展与非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关系,最后才是与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展贸易往来。   二、新中国建国初的对外贸易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是国家统制的对外贸易政策。毛泽东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人民共和国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没有对外贸易的统制政策是不可能的”,“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因为这样,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强化。对内的节制资本和对外的统制贸是这个国家在经济斗争中的两个基本政策。”[ 《毛泽东选集》第4卷,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