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资料-环境监测考试试卷
针对即将到来的技术比武,监测站在理论和实操方面进行了认真准备。日前,参赛人员认真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在高锰酸盐指数、磷酸盐、砷的实操练习中,进一步熟悉分析步骤,规范分析技术,使准确度达到了要求,顺利完成了第二阶段目标。为进一步在实操中完善细节,拓展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打下了良好基础。
《环境监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14分)
硫酸盐化速率、 光化学氧化剂、 高锰酸盐指数、 凯氏氮
SVI、 放射性活度、 环境优先污染物
二、填空(16分,每个空2分,按对应字母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测定含有机组分水样中的 A 需要消解处理,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消解方法有 B 。
2、空气污染源分布较多较均匀地区进行污染监测布点,常采用 C 法;对由多个污染源构成的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进行空气污染监测时宜采用 D 布点法;对孤立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常采用 E 布点法。
3、对某一河段监测断面的布设:一般在排污口上游设置 F 断面,并在排污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设置 G 断面,河水纳污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使污染物浓度降低,通常在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处设置 H 断面。
三、简答题(30分)
1、CODCr与BOD5在量纲上是一致的,意义上有何不同?(6分)
2、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哪几类?环境标准又有几级?(6分)
3、烟气中的烟尘和烟气中的蒸气态组分应如何采样?其采样仪器构造有何不同?(6分)
4、某水样含微量酚、汞、铅等污染物,若需分别对酚、汞、铅进行测定,试根据所选择的测定方法说明应如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6分)
5、简述环境监测与环境污染各有何特点?(6分)
四、已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等气态分子受到红外辐射(1~25μm)照射时将各自吸收特征波长的红外光,CO(4.5μm)、CO2(4.3μm)、H2O(3μm和6μm)。简述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CO仪工作原理并画出仪器的结构框图。(10分)
五、已知Cd最大吸收谱线是228.8 nm,而Pb的最大吸收谱线是283.3nm,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它们时其相互之间会不会产生干扰?以测定Pb为例画出仪器工作结构框图。(10分)
六、测定某一受210Po放射性污染试样,由盖革计数管测得的计数率为256次╱秒。经过276天后测,计数率为64次╱秒,求210Po的半衰期;如再过270天计数率为多少?(10分)
七、根据下列数据求出某水样BOD5,并说明同一水样经两种不同稀释倍数稀释,当天溶氧量为何会有一定的差异。(20分)
稀释倍数 取水样体积 Na2S2O3标准溶液(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消耗量/ml 当天 五天后 50 100 0.0150 7.56 4.02 70 100 0.0150 7.62 4.86 稀释水 100 0.0150 7.80 7.65 八、下表列出二级污水处理厂含氮化合物废水处理过程中各种形态氮的化合物的分析数据,试计算总氮和有机氮的去除百分比。(15分)
形态 进水浓度
/(mg.L-1) 出水浓度
/(mg.L-1) 凯氏氮
NH3
NO2-
NO3- 40
30
8.0
0 8.2
9.0
4.0
40.0
九、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变色点以PH=4计算)根据分布系数计算证明所测得的碱度为总碱度。H2CO3的解离常数Ka(1) = 4.5×10-7 ;Ka(2) = 4.7×10-11(10分)
十、实验室内对COD的测定进行质量控制通常需配制些标准样。若配制COD理论值为500mg/L的葡萄糖(C6H12O6,分子量180)和苯二甲酸氢钾(C8H5O4K,分子量204)溶液各500ml,需分别称取各多少克?(10分)
十一、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的NO2,绘制工作曲线时为何不能用空白吸收液来调分光光度计的零点?(5分)
公开选拔考试环境保护类专业科目综合试题及答案(1)
一、 单选题:
1、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由()制订。
A、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B、省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 C、国家环保局 D、省级人民政府
2、为了弥补国家或有关单位为保护、管理自然资源所支出的费用是()
A、保护管理费 B、惩罚性收费 C、补偿费 D、开发使用费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瑞典
4、(),扩大了“三同时”的适用范围。
A、 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B、 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C、 1981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潜力报告.docx VIP
-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同步检测)(附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23)).docx VIP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计算机操作技师考试题库 .pdf VIP
-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第二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精品课件)-【中职专用】高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废塑料热解油提取技术研究.docx VIP
- 一种提纯镓的萃取分离方法.pdf VIP
- 2025年宜昌城发集团公开招聘61名工作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中国大学MOOC慕课 客观题答案.pdf VIP
- 供电公司电能表更换舆情事件应急演练脚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