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美感合编.pptVIP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夫之有一篇相宗络索,对“现量”作了具体说明。他说: 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 一触即觉,不假思量比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前五根于尘境与根相合时,即时如实觉,知是 现在本等色法,不待忖度,更无疑妄。 从这个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现量”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一是现实性,即客观事物直接反映;二是直观性,即审美体念(即审美感应)是瞬间直觉,即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比较;三是真实性,是客观事物真实显现,即五官感觉所直接获得感性知识,不借助于逻辑推理,不掺杂抽 象概念。正 是审美体念(审美感应)照亮了整个感性世界,现量能够显现事物感性完整性和丰富性。 他说,“‘现量’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1](《相宗络索》,第13册P536)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正是陈那所讲的“除分别”。 现量的显现真实义、现成义并非隔绝于现在义。现成,则一触即觉,则人与世界于瞬间真实呈现。简言之,当下-即-是。当下,现在也。何谓“现在”?船山说,“情感须臾,取之在己,不因追忆。若援昔而悲今,则为妇人泣矣,此其免夫!”[1](《古诗评选》,第14册P741)“不因追忆”、不“援昔”,这些同“不缘过去作影”说的是一个意思。以理推之,现量之现既为现在,则不仅不缘过去,而且应该不缘将来。实际上,船山的确同时否定了“缘已往,缘未来”的做法。[1](《古诗评选》,第14册P681) “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1](《姜斋诗话》,第15册PP820-821) 因此,所谓诗“不在意”,正是主张以现量为诗,主张“只于心目相取处得景得句,乃为朝气,乃为神笔。景尽意止,意尽言息,必不强括狂搜,舍有而寻无。”[1](《唐诗评选》,第14册PP999-1000)无需思量,无需推敲 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也论“时机”:“诗有天机,待时而成,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2](谢榛:《四溟诗话》卷二,P1161)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谢榛下面一段诗论。“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 [2](谢榛:《四溟诗话》卷一,P1142) 谢榛以为司空曙比韦应物、白居易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前者取景即是“目前”,即是现在,而后两者取景却是“缘未来”。   在诗的源始经验处,有天人之“际”的消息:相际、分际、交际,以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纽结在一起的絪缊状态。进一步,“际”的消息达于诗。景物呈显,情感涌现,诗句垂临。真情实景显明之际,诗句垂临而“言之不欺”。诗句的真实垂临和人与世界的真实呈现一体两面:我们可以说,人与世界在诗句的层面成像;也可以说,诗句因为真实地呈现人与世界而成其为本真的诗句。在本真的诗里,天人之际的源始经验真实不妄。因此船山说,在真正的诗里,“物无遁情,字无虚设。两间之固有者,自然之华,因流动生变而成其绮丽。心目之所及,文情赴之,貌其本荣,如所存而显之,即以华奕照耀,动人无际矣。”[1](《古诗评选》,第14册P752)“如所存而显之”,即是说,真实地呈现人与世界。 “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1](《姜斋诗话》,第15册P830)灵通的诗句呈显天道的密运无间,而呈显天道之运化即是参与天道之运化的一种方式:人们以作诗的方式参与天地神妙莫测、生生不息的运作了。且看船山心目中的灵通之句:   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辉。   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这是阮籍的一首五古。船山评之曰:   唯此窅窅摇摇之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是以有取于诗。……以追光蹑景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 [1](《古诗评选》,第14册P681) “通天尽人”处,天化与人心相绍相继。“天地之际,新故之迹,荣落之观,流止之机,欣厌之色,形于吾身以外者,化也;生于吾身以内者,心也;相值而相取,一俯一仰之际,几与为通而浡然兴矣。……俯仰之间,几必通也,天化人心之所为绍也。”[1](《诗广传》,第3册PP383-384)天化人心相绍相继,正是天人之际。船山说,“善言《诗》者,言其际也。” [1](《诗广传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