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哥说理财指数基金篇解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力哥说理财,就要说到指数基金啦。今天我就来告诉你,为什么我更推荐大家买被动型的指数基金而不是主动型的股票基金。 指基致胜绝招一:永远不恐惧 第一个原因是我说过很多遍的,牛市中,指数的总体趋势是曲折向上的,向下的回调是暂时的,向上的突破才是持久的。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你在牛市中经常逢高减仓,逢低加仓,就不如一直满仓持有,坐等大盘上涨来得好。 因为很可能你自己觉得股市涨高了,该回调了,你就说:“兄弟,我先撤了,在下面等你!”结果没想到股市继续啪啪啪往上涨,你一看股市又涨了,自己判断错了,忙不迭又赶紧追高,结果这时股市真回调了,你傻眼了。或者股市回调的时间点被你狗屎运猜对了,但你一看回调那么厉害,又怕抄底抄在半山腰,又犹犹豫豫不敢加仓了,结果股市趁你不注意又神速涨回去了,你又错过了最好的加仓时机。这就是人性啊! 你是人,你会贪婪恐惧,基金经理也是人,也会贪婪恐惧,所以股票型基金的仓位经常会在60%-90%之间浮动,基金经理会一会加仓,一会减仓。而指数基金的仓位永远都在90%以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雷打不动! 因为衡量一个指数基金好不好,不用看什么α系数夏普指数,只要看它跟踪指数的误差大不大。跟踪误差越小,这个基金就越好。所以指数基金永远淡定的处于等待满仓暴跌或满仓暴涨的状态,他不会恐惧,他永远贪婪! 而在牛市中我们更需要恐惧呢还是贪婪呢?答案还不明显吗?所以为什么每次牛市中,绝大多数号称要跑赢指数的股票型基金最后都跑不过指数基金,就是这个道理。 指基致胜绝招二:成本非常低 第二个原因也是由第一个原因带来的。 因为指数基金永远都是一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满仓状态,所以除非指数的成分股发生变化,一般每半年会调整那么几个,否则他不需要买卖股票。而股票型基金因为经常加仓减仓或者换仓,结果两者的交易成本就越拉越大。 你不要小看那万分之几的券商佣金和千分之一的印花税,买卖一次,你不觉得什么,但经常买进卖出的话,这个成本就会越来越高,它对复利效应的折损也会越来越明显。记得2007年全年印花税上缴金额就超过了当年所有上市公司的利润总和,股市疯狂买卖到这种程度,泡沫不破才怪呢! 这一块是基金本身投资股市的成本差异,还有一块成本差异是你买基金的成本。 我们知道场外申赎的开放式基金都有申购费和赎回费,还有不向你另外收取的,已经在给你的基金收益中事先剔出的管理费和托管费,这些收费,指数基金要明显低于股票型基金。因为指数基金管理起来要比股票型基金容易得多,只要向中证公司支付一个指数使用费就行了,而不需要养那么多人去研究那么多股票,那成本可不就省下来了吗?这也是指数基金在牛市中容易跑赢股票型基金的一个原因。 指数基金致胜绝招三:不用拼RP 第三个原因,就是买指数基金,你的潜在风险和收益事先就完全知道了,我就是要冒高风险博取高回报!指数涨到6100点,我就赚翻了,指数跌到1600点我就亏惨了,我认命! 但买股票型基金,就有点要拼人品了。哪怕你选的是晨星5星基金,也可能会出现满仓踏空的情况。 更重要的问题是,股票型基金未来的业绩真的很难预测。如果有时间的话,你可以去查一下过去几年股票型基金的排名,每年排在TOP10的最牛的基金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风水年年轮流转,几乎不太会出现连续两三年都排名第一第二的基金。王亚伟的华夏大盘是个例外,当然这个基金因为从2007年1月开始就一直封闭着是,所以它那些年涨得再好跟我们也没关系。 这说明什么?说明一个基金经理的某一种投资策略,在某一个市场行情中可能是非常有效的,会让你赚到大钱,而当市场变化了以后,他的这种策略可能就不灵了。最典型的就是2014年年底的那一拨蓝筹行情,许多股票型基金都没怎么赚钱,就是因为那些基金经理还习惯于过去几年炒作小盘股的投资思路,看到大盘股行情突然来了,就傻眼了。 换句话说,任何一个基金经理的任何一种投资风格或者投资策略,都不可能在所有市场环境下赚到钱,那结果可不就是在拼你的人品嘛。 说到人品,我要再多说两句。中国公募基金经理这个群体的人品啊,整体来说也不容乐观。 一方面,由于激励机制不够,许多真正牛逼的像王亚伟这种人,现在纷纷都跳槽去私募基金了,中国公募基金现在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许多基金经理,都是和力哥一样大的80后。像我们这种30来岁的人,从硕士或者博士毕业到现在才几年时间?这个年龄在国外只能做基金经理助理,怎么能当挑大梁的基金经理呢?倒不是说这些人的专业能力一定很差,而是你在股市摸爬滚打的时间太短了,而投资经验对一个职业投资人来说是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 另一方面,这些还留在公募基金队伍里的基金经理,他们的职业操守也真心很操蛋。 基金经理RP大吐槽 从2013年11月开始,证监会借助大数据,开始了史上最严厉的一次基金行业打鼠行动,许多基金公司都不幸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