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合编.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0年代前的北京 80年代后的北京 80年代前的整座北京城的大致空间形式呈水平线性,建筑层数不高,多为中低层 80年代后的北京开始飞速发展,建筑的空间形态也由原来的水平变成了如今的垂直型,无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垂直城市这一概念也呼之欲出。 两种形式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土地与人口之间的问题。为了提高城市的土地使用效率,不仅要增强混合性区域,添加中层和高层建筑,还需要提供更多的共享空间,这样生活的共享性得以提升,城市变得更加紧凑。较高强度的混合开发,可以使居住、就业和游憩功能彼此接近,紧凑和密集的布局可以减少管道、线路、交通等设施的服务距离。由此,这种城市社区综合体应运而生。以建外SoHo和当代MoMa为例进行分析。 当代MoMa:斯蒂芬霍尔(美国),2005年投入使用,位于东直门迎宾国道北侧。 建外SoHo:山本理显(日本),2004年投入使用,位于长安街上,国贸中心正南面。 摘要: 这两个社区是北京最早开始实践开放型社区的项目,至今经过十年的使用,同样具有居住/办公/商业/幼儿园等复合功能业态,我们可以看到产生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建筑是怎样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两个项目中非常明显。一个由西方建筑大师设计,一个由东方建筑大师设计,貌似现在建外SoHo的使用情况更为开放,当代MoMa并没有真正开放起来。 当代MOMA社区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并含有多种其余城市功能的建筑综合体,占地面积约3万㎡。MOMA综合体以步行系统为主导,建筑体块互相连接,将城市空间从平面、竖向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为立体的城市空间,它也探索了一种未来城市的生活新模式,将居住、工作、娱乐、休闲、交通结合在一起,通过空中连廊交错相连,必然加强邻里间的联系与交流。 其主体是由9栋塔楼构成,其中8栋方形塔楼以居住功能为主,另一栋圆形塔楼为面向城市开放的旅馆。 当代MoMa 空间格局 物体的城市 空间的城市 竖直的水平性 邻里格局 密布街道和院落的城市 切块城市 口袋城市:各自为政的私有化和新住宅开发造成 当代MOMA从各个界面向城市友好地开放,形成了“街区型”开放的人居环境。该设计将诸多功能碎化重组,各功能块尽可能面向城市开放,并加强各功能块之间的网状联系,包含水平向与垂直向的联系。 开放社区和混合功能 原规划 当代MOMA的功能组织在注重和城市互动的同时,对传统的二维城市功能组织模型进行了修正性发展——采用了立体化的层叠布局方式。这种多种功能的网络化配置能1+1>2的激发效益,可以满足人在有限时间内的多种生活与心理需求。 地面层交通流线以湖面为中心将各公共空间相连,包含商业街、电影院、旅馆以及对外开放门厅等,居住者及城市游客可在地面层的街巷中自由地穿行、散步。 地面层交通与功能 天空之桥平面功能说明 游客们可从一层5个开放门厅,通过垂直电梯到达环形的“天空之桥”,在此人们可享受到品茶、阅读、健身、观赏等休闲服务,如同漫步于空中街道一般。 公共交通流线组织 在“高空街道”与“地面街巷”两层之间还有“中间绿化层”,公共的屋顶花园为社区提供宁静的绿色生态环境 水平向与垂直向的交通组织使社区中的建筑在地面上、地面下、高空中三维层面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社区内地面层中心景观 高空街道 中间绿化层 建外SOHO印象 建外SOHO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北临长安街,东临东三环,南临通惠河北路。地铁一号线和十号线的“国贸站”交汇于项目东部。 在CBD的规划中,建外SOHO的周边聚集了众多高档饭店、写字楼和商场,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氛和人文环境。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由20栋塔楼、4栋别墅,16条小街组成,地上控高100m,是集合住宅、办公楼和低层店铺的复合设施。 规划特色 建外SOHO由林立的27.3m*27.3m的细长轮廓的塔楼构成,并将这些塔楼对南北轴旋转了25度配置。裙房屋顶布置成公共的花园,裙房之间由天桥相连,为整个社区提供了一条丰富自然和清静休闲的屋顶步道,与地面SOHO街繁华商业形成鲜明比。SOHO公寓塔楼(4层以上是住宅)屋顶被设计成个性化屋顶平台,顶层住户可通过自家的旋转楼梯到达平台。既美化了屋顶,又充分挖掘了屋面的使用功能和价值。 规划特色 在地上1层、4层、地下1层立体地设置绿化广场。1层是步行者专用的广场,不但对居民,也广泛对外来者开放。1层的景观设计由沿着25度轴设置的“散步道”以及配置可以直达它的绿地构成。整个基地配置了9条“散步道”,担负着引导人流到“SOHO街”的作用。4层屋顶配置了居民专用的广场,还在各广场上为孩子配置了游玩的装置。车的交通动线集中配置在地下1层,露天地下车库丰富了SOHO街道的竖向层次,同时将街道的尺度再次分割细化。且大量配置的下沉花园,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