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程原理(第七章)合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主要内容: 机械制造工艺学 金属切削原理 金属切削刀具 机床夹具 特种加工 (机床) 参考书: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冯之敬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 《特种加工(第四版)》,刘晋春、赵家齐、赵万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任何相关教材 第七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产品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到该机械产品出厂的全部劳动过程。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检验、试车、油漆、包装、储存、运输等。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前者有关机械加工的部分。包括: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特种加工等。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1、工序 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安装 如果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称为一个安装。 3、工位 在一次安装中,如工件相对机床床身变换了加工位置,则把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加工内容称为一个工位。 4、工步 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称为一个工步。 5、走刀 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容,称为一次走刀。 三、生产类型与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用文件规定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年生产纲领和生产批量 一年内应当生产的零件数量称为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 N―――零件的年生产纲领(件/年) Q―――产品的年产量(台/年) 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 α%――备品率 β%――废品率 生产批量:一次投入或产出同一产品(或零件)的数量。 n――每批中的零件数量 N――年生产纲领规定的零件数量 A――零件应该储存的天数 F――一年中工作日天数 2、生产类型 单件生产、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生产、大量生产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是计划、调度、工人操作、质量检验等的依据。 是生产准备的依据。 是中批及大批大量生产中新建和扩建厂房的依据。 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形式 工艺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艺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四、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步骤和内容 1、设计原则 1) 可靠保证零件图纸上所有技术要求的实现 2) 工艺成本尽量低 3)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少花钱、多办事 4) 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安全、文明生产。 2、步骤和内容 阅读装配图和零件图 工艺审查 零件结构工艺性 确定毛坯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包括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等) 确定各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 确定切削用量 确定时间定额 填写工艺文件 第二节 工件加工时的定位及基准 一、工件的定位 1、工件的装夹 定位――指确定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 夹紧――指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 装夹三种方法: 夹具装夹 直接找正装夹 划线找正装夹 夹具装夹 直接找正装夹 划线找正装夹 2、定位原理 (1)六点定位原理―――采用按一定规律分布的6个约束点,可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2)用定位元件代替约束点限制自由度 (3)完全定位和不完全定位 完全定位――― 不完全定位―――工件6个自由度没有完全限制的定位。 (4)欠定位和过定位 欠定位――工件需要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被完全限制的定位。 过定位――工件某个(或某几个)自由度被重复限制的定位。 二、基准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 第三节 工艺路线的制定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 1) 如果工件上加工表面与非加工表面有相互位置要求,以非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2) 如某一表面要求加工余量均匀,则应以它为粗基准。 3) 便宜装夹 4) 粗基准只在第一道工序中使用一次。 2、精基准的选择 (1) 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择被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为精基准。 (3) 互为基准原则―――用于两个表面间有高相互位置要求的表面加工。 (4) 自为基准原则―――加工表面要求加工余量均匀。 (5) 便于装夹。 二、加工经济精度与加工方法的选择 1、加工经济精度 2、加工方法的选择 三、典型表面的加工路线 外圆表面加工路线: 孔的加工路线: 平面的加工路线: 四、工序顺序的安排 1、安排原则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