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综合王宝卿.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央综合王宝卿

专业主义:再论法制类节目的方向与出路中央电视台 王宝卿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大约从2010年左右开始,全国法制类节目发展一定程度上出现停滞现象,与2000年以来的蓬勃发展之势形成鲜明对比,更与近年来综艺节目的爆发式创新形成极大反差。许多业内从业人士多有担忧,甚至对现状的描述用到“危机”这个词,纷纷思考对策,探索升级与转型之道。不过在笔者看来,当前法制节目的发展虽不令人乐观,还远未到达的“危机”的程度,比起整个传统媒体遭遇的生存挑战,法制类节目的状况要好得多,毕竟法制节目不论是哪种形态,基本上都属于高收视题材,坐拥天然收视基因优势。真正需要思考的,倒是法制类节目经过十几年的“井喷式”扩张发展后,接下来到底朝着那个方向走?目前来看,从业者似乎还是一片迷思,处于迷茫状态,在“电视+”此起彼伏的呼声中,主要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如何让法制节目与互联网平台实现某种联姻,而对“法制节目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鲜有思考。笔者认为,未来中国法制类节目的发展方向,或者说内在驱动力,应该是法制专业主义的推进与实现。一、“法制专业主义”: 一个新鲜的话题 倘从1985年上海电视台试播《法律与道德》算起,中国的电视法制节目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 ,一个不短的时间。法制节目始终受到观众的欢迎与业界的热捧,也可以说是中国电视史上蔚为壮观的现象。但遗憾的是,法制报道的专业性始终未能形成,专业主义的理念构架尚未建立起来。 对于“法制专业主义”这一概念,目前尚未有准确的学术阐释,大家比较熟悉的概念是“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在全球传播有半个多世纪了,改革开放以来,这一理念也对中国的新闻实践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真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公共服务原则”、“最小伤害原则”等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为从业者熟知。但对于法制报道有哪些专业性要求,从业者一直不甚了解,学界讨论不少,但鲜有共识达成。我们知道,对于大众传播机构而言,法制报道是专业知识最为密集的领域,“案件报道”和“法庭审判”被一些发达国家的著名媒体列入为数不多的“专业领域报道”之一,因为报道涉及司法领域,也被视为媒体与报道对象互动最为复杂的领域。毫无疑问,如此复杂的报道领域需要专业性的理念指导,那么法制专业主义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呢?笔者以为,除了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要求之外,法制专业主义首先是指专业主义的报道理念。法制报道承载着报道法制信息,记录法制进程,传播法治理念,服务法治社会的重要功能,应以培育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为重要指向,而最终的价值追求应该是:记录、推动、促成一个以法治理念和法律规范为价值坐标的社会。为此应该建立自成一体的报道理念和职业规范,这一理念与规范至少应该包括“合法性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尊重司法权威和程序原则”、 “尊重有罪有错者人格尊严原则”、“尽力降低案件报道副作用原则” 等内容。其次是指专业主义的报道视角,法制报道对报道角度的选择,或者说对法制事件的切入点应与通常的新闻报道视角有所区别,不应当仅仅在意事件(案件)本身的新闻性、轰动性、故事性和传播性,更应注重分析事件(案件)本身的法律价值。这里法律价值不光是法律是非上的简单判断,更是要把个案放在从整个法治进程的视野来考察其价值与意义,简单地说,就是“从历史与社会出发,再回到法制的角度”,站在这样的报道视野上,选择的报道视角,才能获得社会层面和历史层面的双重厚度。最后,是指专业主义的报道语态。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报道领域一旦形成专业性,就会引发报道语态上的调整和改变。同一种事件总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而表达方法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它总是在传递某种观念。专业主义的法制报道也是这样的,必然需要形成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让人一望而知的语气,来准确反映所报道的事件,传递法治理念和法律精神,这种语态应该是冷静的、客观的、理性的、逻辑的和尊重规则的。二、缺失专业主义导致的法制节目发展现状 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全国各类法制特色频道超过40家,法制栏目接近300个,这样的局面完全可以用“繁荣”来形容。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属于典型的“大而不精、泛而不深”。300多个栏目除了新闻类法制节目外,大都属于央视《今日说法》样态的“以案说法”,也就是“法制故事+演播室评论”的传统专题节目形态,此外就是一些介于纪录片和专题片之间的纪实类法制节目,而法制题材的真人秀节目则鲜有创作,也少有成功的。也就是说,最近几年来,中国电视界在法制类节目领域,基本上没有出现新的报道形式与节目样态。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创新上停滞不前”是当前法制类节目的首要问题。第二问题是:专业性不升反降。这在一些案件报道中体现尤其明显,我们知道,案件审理是法官依据事实和法律,通过一定的司法程序对案件的是非曲直做出逻辑判断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法官不受任何影响和干扰,依法办案。但是近年来,一些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