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急心肌梗死合并束支阻滞的新认识.ppt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心肌梗死合并束支阻滞的新认识

合并BBB的者873(5.11%)较未合并BBB者基线特征比较 临床:AMI+RBBB多见于高龄、糖尿病等患者 心功能:差 血管特征:多支血管病变、主干或前降支近端 ECG:60min内新发BBB者、前壁梗死者死亡率高 QRS越宽预后越差 600名AMI,95名(15.7%)有RBBB,其中31名(33%)为持续性,63名(67%)为短暂性。直接PT CA和支架治疗的患者短暂性RBBB发生率高, 再灌注治疗对新发LBBB的STEIMI患者预后观察 STEIMI或新发LBBB入选患者46006例;其中STEMI 44405 (96.5%),nLBBB 1601 (3.5%) 36例诊为LBBB患者中,仅14例(39%)患者最后被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其中12人为AMI(5人有闭塞性罪犯动脉,2人累及左前降支) 13例(36%)被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外的心脏疾病,9人(25%)被诊断为非心脏疾病 LBBB合并AMI的心电图分析难点 LBBB可影响 QRS波的起始向量 ,因而可掩盖或改变 AMI的病理性 Q波 LBBB的继发性ST-T改变也抵消AMI出现的原发性ST -T改变 诊断发展过程及新进展 1.QRS波群的改变 自上世纪 50年代Cabrera、Chapman、 Laham等学者通过比较心电图和尸检资料 ,做了许多研究并报告了下列完全左束支阻滞合并心肌梗死时 QRS波群的一些特征: ① I、 av L、 V5、 V6导联出现 Q波。 ② V3~V5导联 S波有切迹 — Cabrera征。 ③ 小而窄的 R波或者 QRS波群的终末部有系列小切迹。 ④ I、 av L、 V5和 V6导联 R波的升支有切迹 — Chapman征。 ⑤ Ⅲ 导联和 avF导联出现 Q波。 ⑥ avF导联 Q波时限超过 50ms。 上述心电图特征限于当时研究条件及病例数等因素 ,没有被广泛的接受。之后陆续的一些研究表明它们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也均不高。 2. ST段的改变 1996年 Sgarbossa等通过在 G UST O - I试验中对13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阻滞患者的研究,提出了 3个独立的心电图诊断标准: ① ST段同向性 (指与 QRS主波方向一致 )上抬 ≥1mm(5分 ) ② V1、 V2或 V3导联 ST段下移 ≥1 mm (3分 )。 ③ ST段异向性 (指与 QRS主波方向相反 )上抬 ≥5mm(2分 )   Rosmer等又提出辨别 LBBB与急性心肌缺血关系的 3项要点: ①熟悉 LBBB与继发性 ST - T改变特点 ,并立即确定有无心肌缺血; ②动态监测心电图的演变; ③ 与既往心电图进行对比 , 当 LBBB患者遇下述心电图变化 , 高度提示 AMI : ①V4~V6导联出现 q波 ,不论其 q波如何窄小; ②V5、V6 导联出现 s波; ③V5、V6导联 QRS波振幅显著减小; ④V1~V4或V2~V6导联呈 QS型; ⑤V1~V5导联由QS型转为 r型 ,或原有 rS型者 r波增高; ⑥ 胸前导联出现 QRS波群振幅较肢体导联 QRS振幅小; ⑦Ⅱ、 Ⅲ、 aVF导联出现 q波并呈 qrS、qR或 QS型。 新近LBBB并AMI中ST段标准 QRS主波↑: ST段↑ ≥0.1mv QRS主波↓:ST段↓ ≥0.1mv (V1-V3) ST段↑ ≥0.5mv (结合临床、ECG动态变化、心肌损伤标志物) (1)发作胸痛前描记,为无并发症的左束支阻滞;(2)发作胸痛 10小时描记,V1~4导联ST段明显抬高,提示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小 结 STEMI合并RBBB往往预示病变复杂,心肌损伤面积大,预后较差;是否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更多重视,是否有可能列入再灌注治疗指南? NSTEMI合并RBBB尚未反映出严重临床预后,但应进一步观察! STEMI合并LBBB与临床事件密切相关;但就其ECG诊断方法和标准值得研究! AMI合并类束支阻滞也与临床预后有关,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Jain S, et al. Am J Cardiol. 2011 Apr 15;107(8):1111-6. 方法:MYO 医学中心2004-2009年892名入院的STE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6人有新发LBBB(4%)。 评估发生频率、临床特征、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冠造结果、及预后 LBBB在心肌梗死诊断的价值 研究目的:了解有症状患者中新发或推测新发的LBBB是否导致对AMI的过度诊治 与无LBBB患者相比: 1.合并LBBB的患者年龄较大 2.有更高的TIMI危险积分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