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统一战线学说中国化的产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成员构成: 6个副主席,3个是民主人士;4个副总理,2个是民主人士;政务院21位部长,10位是民主人士; 政务院下属34个机构的109名正副职位中,党外人士占49个 (2)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形式 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 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我国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参政议政;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实行多党合作共事。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基本方针 2、我国的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拥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共同的理想和纲领; (3)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国家大政方针和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4)共同受宪法保护,共同以宪法为活动准绳。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资产阶级政党制度 两党制 多党制 一党制 1 3 2 一党制:指一个国家的政党结构中只有一个政党存在,或有其他政党存在、但与政权无缘。如历史上的纳碎德国、原苏联等,现在的越南、古巴、朝鲜、土库曼斯坦等。 两党制: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由两个主要的资产阶级政党交替组织政府的制度。两党制最早形成于英国,以后逐渐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前英国殖民地国家所接受。 多党制: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并立、相互竞争,通常通过几个党联合而组成政府的制度。起源于法国,以后陆续为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北欧国家所接受。多党制的特点,一是党派众多,在政治上比较活跃,二是党派不稳定,分化改组时有发生,因此政府也不容易稳定。日本、墨西哥、印度等这些国家执政党以外的政党对政治生活亦有相当大的影响。 讨论与思考: 1、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2、西方的政党制度适合我们国家吗?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1)本质与法理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本质: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 (2)民族发展模式的自我选择 世界上处理民族问题的制度模式多种多样,如联邦制、邦联制、民主自治等。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根据自身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独创的政治制度。 案例一:原苏联的解体——民族矛盾导致国家分裂 案例二:乌克兰政治危机——民族矛盾导致政局动荡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据 历史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政治基础: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各民族形成的团结统一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 现实条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在我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宪法的规定,国内各少数民族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享受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综合民族和地区为一体的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 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 自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权利。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概念和内容 它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由居民选举产生的成员组成的居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 内容 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银行业专业人员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分类模拟108含答案.pdf VIP
- 课件中国的行政区划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课件.ppt
- 上市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章程(标准版).docx
- 兴业证券-电子行业跟踪报告: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时代车载摄像头迎机遇.pdf VIP
- 2024年家庭房产分配协议书范本6篇.docx VIP
- 汽车机械制图(第二版)模拟试题及答案2套.docx VIP
- DB33T 817-201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docx VIP
- 煤制合成气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pdf VIP
- 第1讲: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坐标表示.docx VIP
- 第一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 教科书发刊概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