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革命史简介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人民英雄纪念碑 红色桐城 桐城不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桐城不仅是文化之乡,也是块红色的土地。桐城每一片土地上,或曾经飘扬着红色的旗帜,或曾经流淌过烈士的鲜血…… 方家仓——桐城第一个党组织 孔城支部旧址     方家仓位于孔城镇中心居委会青年村民组孔城老街1甲东侧,大门向东,正对左庄圩。前为平塘,南边有东塘,紧邻美孚煤油栈。现有3进,各5开间1层,厢房2间。    1926年6月,中共党员刘子丹在此建立孔城小组,8月成立中共桐城县孔城支部,这是桐城县境内最早的党组织,也是安徽省境内较早成立的党组织之一。 小关岭抗日伏击战遗址 小关岭位于206国道1133公里桐城舒城交界处。 1938年6月16日,新四军4支队8团2营在营长朱绍清的指挥下,伏击了由舒城向桐城进犯的侵华日军,毙敌20余名。 小关岭伏击战是新四军在安合公路对日寇第一仗。 欧家岭-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欧家岭暴动-桐城最大的一次农民暴动 鲁谼山暴动与倪楼农会遗址 望狮岭——中共桐怀潜边区县委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棋盘岭抗日伏击战遗址 棋盘岭抗日伏击战遗址位于安(庆)合(肥)公路城南9公里处,现属范岗镇境内,因地形高低起伏,岭洼如同棋盘而得名。 1938年,新四军第4支队在此两次伏击并重创日寇,其中第一次伏击战作为新四军八大经典战例而载入新四军军史,并写入了解放军战术教科书。 2008年9月,桐城市委、市政府在此修建棋盘岭抗日伏击战纪念亭及纪念广场。 青草花果园烈士塔 花果园革命烈士墓,位于青草镇江岭村。花果园地区是桐西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红军、新四军、游击队等许多仁人志士在此地区先后壮烈牺牲。   1972年,当地人民政府和群众将在这一地区牺牲、遇难的有名和无名的烈士集中迁葬,立碑纪念,以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    1992年在市镇两级政府帮助支持下,由当地革命后代自发捐资整修,并建碑立塔。 嬉子湖——二野部队渡江水上训练场 1949年3月中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3、5兵团陈锡联、杨勇部自河南固始和安徽六安出发抵达桐城境内,屯住嬉子湖,进行水上练兵。 兵团首长组织干部、战士完成“谈水”“看水”“试水”“斗水”的一系列军政适应性训练,迅速把广大指战员由“陆上虎”变成“水中蛟”。 嬉子湖成为了二野渡江水上训练场。 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简称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位于桐城市北大街桐城中学校园内。 1949年4月15日至17日,二野司令部首长在此指挥渡江战役,作战室设在学校图书室内。现辟为“二野渡江司令部展馆”,向海内外开放。 1996年,中共桐城县委将该旧址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横山抗日保卫战遗址 革命洪流,波涛汹涌,浪花淘尽英雄:光明甫、李光炯、房秩五、潘缙华、潘赞化、章伯钧、尹宽、季子咸;章逐明、苏冠中、吴克正、陈雪吾、钱新嘉、章宜德、章鸾翔、刘牧村;鲁生、胡继亭、叶明、宋海珊、毛金石…… 驱除鞑虏,恢复华夏的急先锋 ——吴樾烈士 辛亥烈士—施从云 民国侠女—施剑翘 桐城第一位共产党员 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袖——姚佐唐 姚佐唐(1898年~1928年10月6日),男,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人。 出身于工人家庭。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徐州铁路站党组织负责人,铁道队大队副等职。 曾率领铁路工人组成铁道 队,在河南、广州与军阀进行斗争。1927年初,随北伐军转战到南京。1928年7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后关押于南京宪兵司令部看守所,10月6日被枪杀。 桐城第一任县委书记——章逐明 章逐明(1902~1930),原桐城县后方乡方家仓(今属枞阳县)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共桐城特支第一任书记,中共桐城区委第一任书记,中共桐城县委第一任书记。 桐城第一位为革命而牺牲的县委书记——吴克正  吴克正(1906——1930),安徽桐城陈洲人(今属枞阳)。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桐城第二任县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皖中独立团副政委。 组织领导了孔城夺枪、罗家嘴暴动、欧家岭暴动,1930年7月,在鲁谼山暴动中壮烈牺牲,敌人竟割下烈士头颅用瓷盘装放在紫来桥示众。 桐城农民运动领袖——陈雪吾 陈雪吾(1902~1933),桐城东乡(今属枞阳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桐城第三任县委书记,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国工农红军皖中独立团团长兼政委,中共桐庐县委书记兼军委书记,革命烈士。 组织领导了汤沟暴动、庐江民团起义、罗家嘴暴动、鲁谼山暴动、欧家岭暴动。1933年4月6日,因叛徒告密被捕而牺牲于紫来桥下。 抛头洒血非为我—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