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古代坛庙寺观情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莱阳古代坛庙寺观情况

莱阳古代坛庙寺观情况 坛庙 後土廟。在縣治西南,明正統七年,游仙宮提點李志源建。 社稷壇。在縣治西北里許,洪武二年,縣丞陳奎建。正統八年,知縣郭敏重建,久廢。 先農壇,在縣治東北邑厲壇東里許,清雍正四年奉詔建,道光間圮,今遺址尚存。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縣治西南二里許,明洪武二年,縣丞陳奎建。正統八年,知縣郭敏重建,久廢。 邑厲壇。在縣治東北里許,明洪武八年,知縣賈則智建,郭敏、張惟重修,久廢。 旗纛(音nao),嘉慶9年王恩注,吳端明,道光30年張涵,凌泰盤。光緒7年嚴品鈁。宣統元年朱槐之。啓聖祠,則清順治13年,知縣張可立也,戟門,則崇禎年間,邑人宋應亨捐資。順治2年,知縣石可章,康熙4年訓導李華蔚,乾隆10年知縣王業岦也。櫺星门,則清嘉慶12年,知縣宋宥寬。泮池,則康熙四年,教諭張嚴。敬一亭,則順治18知縣鄒知新捐20兩。久圮。名宦祠,則康熙19年知縣吳瑾捐俸也。其或改移,則萬曆初,廢泮東書院爲教諭廨。而徙啓聖祠於先師殿後,舊明倫堂故址也,至民國十七年爲土寇及刘军占据,遂多为残毁。22年军退,未遑修葺。 关帝庙。有2,一在旧城隍廟東,明永樂17年,縣丞馬貴建,邑人唐有褚、祝太、初理仁等重修。一在縣西門外,元初建。明萬曆二十九年,知縣蔡夢齊重修。清知縣李際春、江泓源、趙光榮、季一德、萬卓、李奉翰、李铄、傅錕又先後重建。民國20廢。 文昌祠。在西門裏,舊爲小祠,清康熙初,知縣林沖霄、萬邦維增修,久廢。 文昌閣。在城東南隅,明萬曆30年,知縣蔡夢齊建。清知縣趙光榮、郝大倫、章寅、傅錕、朱槐之先後重建。 東平王廟。在縣治西5里之馬山埠。元延祐間知縣韓夢昌建,明知縣郭敏、參政邢表重修。民國20年廢。 劉猛將軍廟。在縣署西南,清雍正4年,敕各省府州縣建。 藥王廟。在縣西門外、關帝廟西偏。清康熙47年,知縣趙光榮建。道光28年,李铄重修,民國20年廢。 僕射廟。(望石廟),在縣治東20里之望石山,元至元間重建。明知縣、邑人于大木、宋迪清、刘宗洛、龙寿长又先后重建。 兴国讲寺。在县署东南,金皇统年间僧德原建。至正年间僧弘敬重建,寻毁于兵,僧灵祖重建。民国20年废,改民生工厂。 三靈侯廟。在縣東門外。明正統6年知縣郭敏建。祀唐宏、葛雍、周武。成化6年,邑人宋積、清知縣胡三順、邑人譚謨、于延美先后重修。民国20年废。 三忠祠。一名速报三司。 在城西门内明洪武11年縣丞董仲達建。祀宋寇準、包拯、文天祥。清知縣趙光榮、邑人魯會周重修。民國20年廢。 鄉先生祠。在社學內,明成化21年,知縣吳昂建,久廢。 李公祠。在縣署西,祀鄧州府推官李叔和。明嘉靖間建,久廢。 楊邑侯祠。在縣署南,明萬曆39年建,祀知縣楊州鶴。久廢。 蔡邑侯祠。在城西門上。明萬曆40年建。祀知縣蔡夢齊。久廢。 吳邑侯祠。在城西門內,祀清知县吳瑾。久廢。 趙邑侯祠。在城西門內,祀清知縣趙光榮。民國20年廢。 陳邑侯祠。在城隍廟內,祀知縣陳恩壽。光緒7年闔邑公建。民國20年廢。 景行祠。在東門外迤北。明成化18年,鄧州府知府張鼐爲邑進士、浙江按察副使宋黼建。久廢。 徐公祠。在縣署西南,祀邑難大名府通判徐銘。久廢。 李公祠。在縣署西南,祀邑進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鐸。明嘉靖17年,山東巡撫都御史袁宗儒建。久廢。 宋公祠。在縣署西南,祀邑進士長洲知縣陳繼發,久廢。 三忠祠。在城西門內,祀邑人宋玫、左懋第、沈迅。久廢。 左公祠。在縣署西南,祀邑人左懋第。清康熙40年,山東學政、按察使司僉事徐炯建。乾隆15年,知縣郝大倫重修。 節孝祠。在城內真武廟東,清雍正2年建,光緒12年知縣陳慶成、宣統元年朱槐之重修。民國20年廢。 旌揚祠。在故城隍廟馬殿內西,同治7年,知縣瑞森建。內分褒忠、褒義、褒烈、祀捻亂殉難士民、婦女。民國18年廢。 寺觀 鬆園庵。在縣署西,清順治9年,僧寂乘建。民國20年廢。劉軍改建子藥庫55間。 白衣庵。在縣署西南小集街左。(現在七星路中段,左公祠東)民國20年廢。 丹陽庵。在遊仙宮西,邑人爲元羽士馬鈺建。民國20年廢。 修真庵。在縣署西南,民國20年廢。 孫元君庵。在縣署西南,邑人爲元羽士馬鈺之妻孫不二建。民國20年廢。 地藏庵。在縣署西南後司街北。明天啓間邑人宋繼發建。民國18年爲劉軍佔駐。遂廢。 觀音庵。有5,一在縣署西南,一在縣署東南,一在楊公祠,一在東城之上,一在城關之南,民國20年廢。 三大士庵。在縣署西南,民國20年廢。 瑞雲觀。在縣署西,清末設巡警局。 宣政寺。統稱小寺(也稱宣政院)在縣署西南百武。(現萊陽劇院西北,古代六尺爲步,半步爲武。)《初志》:金明昌間建。明邑人劉兆文重修。《碑記》謂:元至正2年建庵,洪武初年易庵爲寺,天順間額曰“宣政”。嘉靖間知縣牛山木遍毀境內諸寺,唯此幸存。民國19年廢。 福勝寺。在縣治北,金明昌2年建,明正統4年僧行錦重修。久廢,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