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KS5U解析)广东省揭阳市一中2014-2015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答案】B
考点:宗法制。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由此可知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的原因是宗法制走向衰落;分封制在战国开始走向衰落,A选项与史实不符。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2.《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分封制 宗法制 郡县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A. B. C. D.
【答案】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析题干,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周朝是奴隶制国家,那时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都还没有建立,这两项制度开始出现是在战国时期,形成于秦朝,周朝的典型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维护了政治稳定,答案为C。
3.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做天体的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做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考点: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据题干“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可知体现了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的理念,这是中国古代秦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总体特征。其他三项都有一定道理,但从程度上看,从属于C项
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答案】C
考点:郡县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知识识记能力。材料讲的是秦朝的灭亡并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而西汉的七国之乱是因为分封制,这说明了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所以答案选C。
5.《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答案】B
考点:三省六部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之间的运行及职能,但是并不是完善中央监察机制。所以答案选B。
6.“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A.郡县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皇帝制度
【答案】C
考点:分封制。从材料“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7.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答案】D
考点:三省六部制。“谏官”又称“谏臣”,指规谏君过之臣、劝谏天子过失之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可知君主专制不断加强。A不对,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可见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B不对,唐代以谏官制约君主的权力;C不对,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应是向皇帝负责。
8.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C
考点: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材料内容反映的是魏晋时期依据门第选官制度的相关内容,这种制度名称是九品中正制。AB两项是依据名声与才能选官的制度。D项是依据才能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官。
9.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答案】D
考点:科举制。A项与材料不符,表格中得到选拔的不仅有士族子弟,还是有寒族。B项说法错误,九品中正制是以门第做官,而科举制依据成绩;C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肇庆一模)广东省肇庆市2014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附解析.doc
- (2014肇庆一模)广东省肇庆市2014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附解析.doc
- (2014肇庆一模)广东省肇庆市2014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附解析.doc
- (2014肇庆二模)广东省肇庆市2014年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doc
- (2014肇庆一模)广东省肇庆市2014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附解析.doc
- (2014肇庆一模)广东省肇庆市2014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附解析.doc
- (2014肇庆一模)广东省肇庆市2014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附解析.doc
- (2014肇庆二模)广东省肇庆市2014年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附解析.doc
- (2014肇庆二模)广东省肇庆市2014年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附解析.doc
- (2014肇庆二模)广东省肇庆市2014年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附解析.doc
- (Ks5u解析)广东省梅州市2012-2013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抽测政治试卷Word版附解析.doc
- (Ks5u解析)广东省汕头市2012-2013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
- (Ks5u解析)广东省汕头市2012-2013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
- (KS5U解析)广东省汕头市2013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英语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
- (KS5U解析)广东省汕头市2013年高三教学质量测评英语试题2013汕头一模Word版附解析.doc
- (KS5U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13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
- (Ks5u解析)广东省江门市开平一中2014年高三摸底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
- (KS5U解析)广东省湛江一中2013年高三5月高考模拟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
- (KS5U解析)广东省湛江一中等“十校”2013年高三下学期联考政治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
- (Ks5u解析)广东省湛江市2012—2013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