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清三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解析.docVIP

山东省临清三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临清三中2012-2013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附解析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20分。 第Ⅰ卷(共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落笔/落魄 冲锋枪/冲击波 剥削/瘦削不堪 靡靡之音/风靡一时 B.刹那/古刹 倒胃口/倒霉运 累赘/果实累累 强弩之末/强人所难 C.佣工/佣金 干细胞/干休所 攒射/万头攒动 解甲归田/解囊相助 D.殷勤/殷切 迫击炮/迫切性 绰约/绰绰有余 擢发难数/数典忘祖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抱残守缺 枉费心机 励精图志 名列前茅 买牍还珠 B.革故鼎新 改弦更章 汗流浃背 开门揖盗 首屈一指 C.坐收渔利 继往开来 玲珑剔透 永葆青春 风起云涌 D.迫不及待 怨天尤人 闻过饰非 进退维谷 姗姗来迟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气候变化,从未像2010年这般引起广泛关注,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全球公映的好莱坞火难大片《2012》更是寓意无穷,让人类深思如何善待地球,如何善待共有的家园? B.“哥偷的不是菜,哥偷的是寂寞。”小白领“偷菜”上瘾的背后,折射的是一种扭曲的社会价值观,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空虚的无聊文化。 C.按照计划,德、英的风力、挪威的水力、比利时和丹麦的潮汐以及其他国家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所发出的电力将形成互通的输电网,用于解决单个发电厂由于天气等原因造成的供电不稳定问题。 D.近日,“贫二代”一词在各大网站频频出现,“出身贫寒,社会关系缺乏,求职过程中全靠个人奋斗”成为校园“贫二代”的简单特征(2012年2月12日《中国青年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12月2日,湖南茶业博览会在省展览馆举行。这次博览会,汇集了君山银针、安化黑茶、古丈毛尖等1万多种名优湘茶,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日本右翼势力对“疆独台独藏独”暗送秋波,企图借助分裂分子,达到反华和对抗中国的目的,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抨击。 C.2010年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三、四名的决赛中,中国队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拼尽全力,反戈一击。以76比58战胜了老对手伊朗队,取得了第三名。 D.戛纳电影节参赛片、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美国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在戛纳首映,赢得了影评家和普通观众真诚热情的溢美之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诚信缺失对社会道德是毁灭性的伤害,当前为公众深恶痛绝的那些恶性事件,每一件都深深地刻着背信弃义的烙印和丑恶心理。 B.《我叫王土地》讲述了一个穷苦农民凭借对土地的热爱,依靠对兴修水利的天赋异禀,不断地坚持,终于成为河套地区的大地商兼水利专家。 C.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D.警察牌号车接送单位职工孩子上下学,表面上看是为社会分忧,实则是权力支配下的谋求私利,“警用校车”还是不要的好。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