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一中学校2016年高三1月考前演练历史试题附解析.docVIP

山东省微山一中学校2016年高三1月考前演练历史试题附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微山一中学校2016年高三1月考前演练历史试题附解析

微山一中学校201-2016学年度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有众多史学家批评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国家管制经济思想,但是在统治者的政策实践中,却一直是以干涉主义经济政策为取向。《历代制度详说》中也指出,“自桑弘羊既开利孔之后,虽有贤君良相,多是因循不能变。”导致“因循不能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B.保障了百姓生产生活稳定 C.保证了官营产品垄断市场 D.顺应了重农抑商政策需要 3. 明王朝规定“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如万历《东昌府志》则言“高唐、夏津、恩县、范县宜木棉,江淮贾客列肆赍收,居人以此致富”又如兖州府郓城县,土宜木棉“五谷之利不及其半”。据以上材料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政府重视推广棉花种植 B. 经济作物种植超过粮食作物 C. 棉花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D. 农产品的商品化日益明显 4.出清末思想家严复在谈到牛顿力学时说:“自其例,而后天学明、人事利者也。”这一评价直接揭示了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 ) ①引导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②促成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飞跃③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④实现了对近代物理学框架的突破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关于《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条款的规定,英国人认为:“同英国臣民进行贸易的中国臣民将不因为他们那方面进行交易而承受特别的负担或特殊的苛捐杂税”。清政府认为:这个税率(值百抽五)比现有的帝国税率(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还高,所以应允了英方的要求。中英双方不同的认识说明( ) A.英国通过该条款进一步控制中国 B.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中国逐渐丧失对关税主权的保护 D.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的概念 .《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D.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8.1909年2月6日,清廷颁布诏谕,禁止蓄养买卖奴婢,历经两千余年的奴婢制度终告结束。此次废奴诏谕规定,“凡从前旗下家奴”,“概听赎身,放出为民”,“其经放出及无力赎身者,以雇工人论”。 清廷的废奴举措(  ) A.摧毁了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贸易市场 B.推动了明清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准备了群众基础 D.是顺应世界时代发展潮流的进步之举 9.1902年2月1日,清政府颁布“懿旨”,革除“旧例不通婚姻”的禁令,“开除此禁,所有满汉官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此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应对革命排满风潮挽救统治危机????????B.推进满汉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 C.顺应婚姻关系民主平等的趋势????????????D.推动婚姻主婚权向当事人转移 10.1911年11月20日,天津《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民众参与程度超过了《大公报》预想,因此增加了获奖名额,获奖结果统计如下: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清末预备立宪得到了大多数国人的认可 B.辛亥革命时期国人思想呈现多样化倾向 C.清政府想控制舆论以抑制辛亥革命爆发 D.获奖状况表明了宪政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11.1923年在中共三大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中共重要领导人陈独秀主张共产党员应全体加入国民党,并应在工人群众中发展国民党组织,认为只有“一切工作归国民党”,“才能增强国民革命的力量”。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暂时放弃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 B.接受共产国际的统一领导 C.已决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D.致力于开展民族民主革命.1940年,美国合众社驻北平的记者曾发出以下电讯:“自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之后,北平四周之华军,亦实行响应,甚为活跃。现北平日军极为震动,平津铁路,昨日不通。”这反映了(  ) A.敌后战场的抗战作风顽强????????????????????B.正面战场会战得到有力配合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形成????????????????????D.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 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两个重要目标,即“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 A.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1.毛泽东指出:“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