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13-2014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附解析.docVIP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13-2014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附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13-2014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附解析

鱼台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历史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为秦始皇治国所用的指导思想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文艺复兴“美术三杰”是指(  ) A.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 B.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 C.但丁、彼特拉克、莎士比亚 D.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3.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 A.董仲舒 B.陆九渊 C.朱熹 D.王阳明 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及:“今士大夫父母在而兄弟异居,计十家而七……其甚者乃危亡不相知,饥寒不相恤……乃今之江南犹多此俗人家,儿子娶妇,辄求分异。”这种社会现象表明( ) A.商品经济增强了私有观念 B.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出现 C.孝敬父母的传统观念打破 D.市民阶层的队伍不断壮大 5.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 A.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6.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缺乏人民主权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7.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针对这一现象,18世纪设计出解决方案的历史文献是( ) A.《论法的精神》 B.《权利法案》 C.《社会契约论》 D.《天演论》 8.“一切生活现象皆是由上帝设定的,而如果他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所以虔信的基督徒理应服从上帝的召唤。……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持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可能是( ) A.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B.明末清初到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 C.路德教派的教徒 D.加尔文教派的清教徒 9.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美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10.干支纪年法是我们祖先在历法方面的伟大创造,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共60组,那么按照干支纪年法春节后的2014年是( ) A.庚午年 B.丁巳年 C.甲午年 D.癸巳年 11.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2.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C.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13.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14.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顺应的“世界潮流”是(  ) A.民族沙文主义 B.政治民主化 C.社会主义 D.经济全球化 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焚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