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2013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打靶模拟历史试题.docVIP

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2013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打靶模拟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2013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打靶模拟历史试题

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打靶模拟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第1?2单元)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 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 殓,报仇。……帝嘉之,拜中大夫。”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人国库,有婚娶弥 月、疾病荒灾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儿童读圣书,居民听教化等则在礼 拜堂进行。这可以用来说明太不天国 A.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B. 追求不等自由的政治生活 C. 主张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 D. 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3. 陈独秀说:“1911年10月10日的中国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 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 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他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A. 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状况 B. 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 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 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4. 史料记载,西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 数千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A. 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B. 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 C. 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 D. 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 5. 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 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人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 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不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 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 体系是 A. “家国同构”理想的表现 B. 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 C. “三纲五常”原贝U的体现 D. 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 6. 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据魏 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与 二者表述相关的选项是 A 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 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 7. 伊懋可的“高水不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 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农业技术 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 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较高的农业水不维持了巨大的人 口。明末和清朝的中国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 展。该理论试图分析 A 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其地位 B. 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 C. 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迟于西方的原因 D. 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 8.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 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人到比他的房 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集约经营的必要性 B.精耕细作的可能性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9. 毛泽东曾说:“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他们)是 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 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中国当时正处于 A.抗日战争时期 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D.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0. 1 934年11月221日蒋介石下令:“调集各路人马,总共有100个团,40万 人。在湘江东岸,广西东北部的全州、灌阳、兴安三县,构成了一个三角 形的口袋阵。”这一命令 A. 对红军的战略意图判断错误 B. 被红军第三次反“围剿”击退 C. 导致突围中的红军过半战友魂断湘江 D影响红军立即召开遵义会议商量对策 11.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但在世界其他地 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在日本则被称为“日中战争”。形成这些差 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研究者的史学观和立足点不同 B. 立足点或对始发时间的看法不同 C. 近代化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使然 D. 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差异 12. 1 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说: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 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 适时的外交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