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旱坡蔗地的可持续利用对策.pdf
.450. 2006牟中翻农学会学术年会
贵州旱坡蔗地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周祥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562200)
摘要:贵州甘蔗种植面积1.67万hIn2,95%种植在无灌溉条件坡地上,由于坡度较大,雨季易造成大量
的水土流失,导致坡地资源的损失,甘蔗上C4高秆作物,生长期长,生物产量大,长期种植,使坡地土壤
肥力下降,因此,通过采取等高带状法,反坡梯土法,护土栅篱,地膜覆盖,种植绿肥,改善耕作制度和适
当退耕等措施来保护好旱坡地资源,既不影响甘蔗产量,叉可实现卓坡地的持续有效利用。
关键词:蔗区;旱坡地;措施;贵州
贵州地处我国东部和西部两大地貌区转变地带,
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多样,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省 壤水分、养分的大量流失,导致坡地生产力日益下降,
份。境内山高坡徒,河谷深切,地形破碎,生态系统脆 土地整体逐步退化,抗水力侵蚀性不断减弱,使坡地水
弱。全省耕地旱地多于水田。据土壤普查资料1】,全省 土流失强度日益加剧,保水保肥能力差,形成典型的旱
净耕地,372.99万hm2,其中旱地259.75万hm2,占净坡地。
耕地面积的69.63%,是全省旱粮和各种经济作物的重 1.3土壤情况
要生产基地。而全省甘蔗种植面积1.67万hm2,占早 蔗区土地类型主要是黄壤,黄红壤、石灰土等占
70%以上,其它土类占比例较少,占20%左右。
地的0.643%,面积较少,且95%以上是种植在旱坡地
上,由于旱坡地本身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低,水土流失 1.4水热情况
严重,综合生产能力低。加上蔗区农户都是用传统的栽 由于甘蔗种植都是在低海拔地区,水、热较丰富,
培方法,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以及降雨集中,人口 但降雨量集中。年平均气温16.8—21.3℃。最热月(7
增长等,更加剧了土壤及水肥的流失,使坡地受到不同
程度的侵蚀,产生大量泥沙,所以在雨季常常使坝区的
好土良田受到水打、砂埋,淤塞水利设施,抬高河床,阻
断交通,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因 主要集中6~11月,11~5月降雨较少,形成降雨总量
此,如何搞好蔗区早坡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是全省蔗糖 大,但时空分布不均的格局。在集中降雨月份土地不能
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保水,在少雨月份,土地含水量又不能满足甘蔗的生长
1贵州蔗区旱坡地现状 需要。
1.1海拔和纬度 2蔗区旱坡地保护措施
纬度和海拔直接影响甘蔗生长的热量条件,一般 土地是一切作物生长的基础,甘蔗也不例外,而这
低海拔地区有利于甘蔗的生长发育,在我省蔗区主要 种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其生产能力也是有限的。贵州蔗
分布于800~900m以下的低热河谷地区,尤以黔西南区坡地,一年有大半年处于干旱状态,不能保证甘蔗的
州南、北盘江流域种植面积最大,以种植糖蔗为主,而 正常生长,而雨水季节又不能保水、蓄水,反而造成水
在遵义、铜仁、黔东南、黔南等地低热区也有一定的种 土的流失,大大降低了土地的生产能力,据统计贵州甘
植面积,主要以种植果蔗为主。总面积1.67万公顷, 蔗平均产量每亩不足3.5吨,而在云南、广西、广东、福
95%以上的甘蔗是种植在坡地上,缺乏浇溉条件,甘蔗 建等省,平均产量每亩可达5吨以上,虽然这个差距较
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是靠降雨解决。 大,但又说明我省甘蔗产量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怎样对
1.2坡度 现有蔗区旱坡地资源进行保护改善?如何提高其生产
蔗区甘蔗种植坡度在15~35度之间,而大多数在能力和怎样实现其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笔者认为必
究。
循环农让与新农村建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房屋建筑加固改造工程施工重点及难点分析与对策.pdf VIP
- 【基恩士】LR-W500(C) 使用说明书 (简体中文).pdf VIP
- 202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依利特MFD3100多波长荧光检测器用户手册.pdf VIP
- 医疗气体系统施工的质量监控重点及监理措施(可编辑word版).doc VIP
- 《西门子接口模块 ET 200M IM 153 2 产品手册 中文超清版》.pdf VIP
- 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VIP
- 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习题巩固.doc VIP
- 索尼sony_mdsje480_使用说明书手册.pdf VIP
- 城市管理网格员(中级)考试题库(浓缩300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