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国际贸易现状评论讲解
中国国际贸易现状 营销1341 – 乔桥 - 40 CONTENTS 1 发展现状 2 总体环境分析 3 存在的问题 4 发展策略 1 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现状 (一)进出口贸易总额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高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大。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中国的对外进出口从1978年206.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38667.6亿美元。据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全球第一,高达4.16亿美元,冲破4亿美元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关口。 (二)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中,主要以商品贸易为主,且出口产品长期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附加值不高。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商品,但是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为主。分析近几年中美两国的贸易结构,可以发现在前十位产品中,有一半产品为玩具、服装和箱包等。而电机、电气、音响设备及其零附件为美国从中国进口最多的产品,进口总额为729.45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的24.6%。整体而言,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这些商品的特点一是技术含量不高,二是市场替代性较强,三是消费弹性小。只从数据来看,中国对美出口以纺织服装为主的格局已开始发生变化,计算机通信类产品出口份额在上升。但是结合中国商务部的统计可以看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仍然是加工贸易类,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附加值不高。 (三)贸易伙伴 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前十大贸易伙伴分别为欧盟、美国、东盟、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巴西。十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之和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73.0%,较2013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的贸易伙伴过于集中,这种结构具有较大风险。 2 目前国际贸易总体环境分析 (一)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上升 欧洲国家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以来,欧盟采取了一系列救助措施,如7500亿欧元救助,财政紧缩等,试图阻止危机蔓延,但效果不堪理想,危机仍在继续。随着欧盟债务危机的继续恶化,欧洲经济发展前景暗淡,如果欧洲经济再次疲软,势必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二)英国脱欧带来危机 当前欧盟各国的平均关税水平均为1%,考虑到中国的经济体量和国际地位,即使英国脱欧,欧盟和英国对中国提高关税水平的概率也不大,所以脱欧对中国现有贸易的冲击很有限。但未来中国与欧盟自由贸易、投资协定谈判的进度或受影响。在欧盟内部,英国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推进者。当前中国-欧盟投资协定谈判在积极进行,一旦英国退出欧盟,将难以影响欧盟决策,中国与欧盟之间谈判进度或受影响。 (三)世界经济复苏缺乏动力 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世界经济逐渐走出衰退,开始缓慢复苏。在欧盟国家深陷债务危机、美国金融危机、新兴经济体没有形成新的发展力的情况下,世界经济恢复缺乏动力。 (四)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都远没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深重影响,在全球贸易萎缩、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树起保护本土贸易的旗帜,从而导致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近10年来,中国已经连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而且一些国家还越来越多地利用技术壁垒、知识产权壁垒等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商品设限。仅2014年上半年,我国就遭受18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共53起,涉案金额达52.9亿美元。 3 中国对外贸易所存在的问题 (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剧 人民币升值,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电子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巨大影响。本来价格低廉是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力,因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这些低价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被迫升高,竞争力降低。此外,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在走出口导向性的经济发展战略,人民币升值进一步消弱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人民币升值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巨额的境内外热钱进入中国的房市、股市等投机场所,造成巨大的经济泡沫。未来,人民币升值到一定程度,热钱大量套现退出,造成泡沫破裂,势必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剧烈震荡和破坏。 (二)资源环境约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明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一直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未改善,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高投入、高排放、高消耗、低效率正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式经济的集中体现。随着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与资源的矛盾将会进一步增强。从资源储量来看,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与世界人均水平相比,淡水为28%,耕地为43%,森林为25%,石油为7.7%,铁矿石为17%,铝土矿为11%。从资源利用效率看,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比发达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4.5倍、美国的2.9倍,世界平均水平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