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陈卉 宋欣芸 谢惠芳 姚双蓉 尹璐 张晓飞 杜丽琴 万倩文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2岁) 背景介绍 留美幼童简介 留美计划失败原因 对华政策 引入: 晚清时期,一群中国少年不远万里,踏上异国他乡,留学美国多年,以求学得先进的知识强国富民。虽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未按计划完成学业便被迫返乡,但在留学期间学习到的现代科学技术、接触到的民主自由思想以及养成的良好品质,已经使他们成为远远有别于中国旧式官员、士子的现代化人才,他们的现代先进思想和卓越能力使他们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起步的重要力量。 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倡导办洋务,本是希望在保持封建政治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挽救垂死的清王朝。派遣幼童留美的用意是希望假外国人之手培养出一批掌握西方科技知识,但服务于封建纲常礼教的卫道士,即所谓“中体西用”。 然而,幼童留美的结果却与这一初衷大相径庭。幼童“美国化”越来越明显,为顽固派的口诛笔伐提供口实,让洋务派对之产生怀疑。在多重压力下,洋务派逐渐改变原来的支持态度,要求终结留学事业。 其他原因 “幼童留美”始终受到顽固派的反对。1874年,第二批幼童派出之前,他们借口开销太大,主张不再派出第三、四批。尽管因洋务大员李鸿章的极力坚持,出洋肄业局没有因经费短缺提早撤回,但也给幼童留美事件蒙上了沉重的阴影。 对华政策——对中国文化渗透 传教只能争取少数人,而办教育则能争取更多的群众,特别是影响上层知识分子,而且通过教育,灌输西方文化以逐步“革新”中国文化,这是使中国整个国家“基督教化的社会基础。所以,美国不断调整其对华的教会政策,把教会工作重点逐渐转向兴办教育。 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1906年给老罗斯福总统的一份备忘录,把对中国进行教育投资的好处讲得极为透彻。他写道:“哪一个国家能成功地教育这一代青年中国人,哪一个国家就将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可能的收获。如果美国在35年前己经做到把中国学生的留学潮流引向美国,并能使这个潮流继续扩大,那么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的最圆满和最巧妙的方式,而控制中国的发展——使用那从知识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又说:“为了扩张精神上的影响,而花一些钱,即使从物质意义上说,也能够比用别的方法,收获得更多。商业随精神上的支配,是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的。 “留美幼童”计划的意义 留美幼童计划虽然半途而废,但其影响和意义深远。它开创了中国留学教育的先河,迈出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也代表了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求强之士求变的思想,推动了洋务运动的深化,使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风气进一步流行开来。此后中国学生留洋热情日渐高涨,留学之士源源不断,使中国传统的乡土观念受到巨大冲击。 其次,作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初次尝试,幼童留美从招生办法、派遣方式、留学目标、留学年限到课程安排、经费使用、行政管理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为后来的留学教育摸索了方法,提供了经验。 庚子退款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留学生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留学生遍及欧、美和日本许多国家,而中国与美国建立派遣学生留学的联系最早,后来的发展也最快,人数也最多,这是中美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到20世纪初,中国派遣留学生出现高潮。1907年,北洋大学第一班学生待毕业就全部送出国留学。第一、第二两班共资送出国48人,其中44人派往美国。1908年5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退还应得赔款的“余款”的议案,把从中国抢去的赔款对中国进行教育再投资。 接着美使又向中国政府声明将退款用于资送留学生赴美,并在北京开设一所预备学校。1911年4月在北京开设清华学堂,目的是培养留美预备生。此后,这所学校就成为我国派遣公费留学生的一条重要渠道。当然还有其他渠道赴美留学,如后来自费留学生数就超过各种公费留学生。中国青年前往美国,不但攻读西方科学技术,同时也大量熏染了现代西方物质文明与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后来不少人成为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国新文化的启蒙者。 “留美幼童”计划是洋务运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计划的夭折也以为暗示了洋务运动终将失败的结局,中国封建思想已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根深蒂固,仅仅是科技文化的改革是无法改变中国封建社会没落衰亡的命运的。“留美幼童”计划作为洋务派的一次探索,也为中国日后的变革提供了大量的科技文化人才与经验。 * 留美儿童 这一群身穿缎袍、拖着长辫的孩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留学生。 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14岁)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深,民族危机也越来越深重,清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初发起了「洋务运动」,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清政府中的洋务派选派120名幼童,分四批赴美留学。 背景介绍: 归国以后,尽管留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