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防 与囊型包虫同,主要是饮食卫生和加强的管理。教育流行区居民避免与狗和狐密切接触。剥制狐皮时做好个人防护。对自然界野生动物的控制尚无法实现。 多房棘球蚴病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echinococcosis multilocularis 别名 AE;alveolar echinococcosis;alveolar hydatid disease;multilocular hydatidesis;多房性包虫病;泡球蚴病;泡型包虫病;泡状棘球蚴病 类别 感染内科/寄生虫病/蠕虫病/棘球蚴病 ICD号 B67.7 概述 多房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multilocularis)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泡型棘球蚴(泡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又称泡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多房性包虫病(multilocular hydatidosis)。从生物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表现等方面,泡型与囊型包虫病均有显著不同。 流行病学 地理分布遍及北美、欧、亚三大洲的北半球高纬度的寒冷地区或冻土地带,包括北美阿拉斯加,日本北海道,俄罗斯西伯利亚,欧洲的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波兰等,以及中东的伊拉克、伊朗等地中海沿岸各国。国内分布: 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青海以及西南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与西藏等。其中四川石渠县、宁夏西吉县与甘肃彰县为本病高发流行区。 1.传染源 视各流行区的终宿主而异。 流行病学 在北美阿拉斯加、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我国宁夏,以红狐为主;四川甘孜州主要是野狗,其感染率高达24.4%。 2.传播途径 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感染方式: (1)直接感染: 通过接触狐或野狗,或剥狐的皮毛,摄入虫卵而感染。狩猎人员易受感染。 (2)间接感染: 虫卵污染土壤、植物、蔬菜、水源等,人通过以上媒介,误食后感染。多房棘球绦虫卵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很强,不易被杀死。狐、野狗、狼、猫等则因捕食鼠类而感染。 流行病学 在自然界存在狐或野狗鼠间野生生活循环,故本病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的疾病。 3.人群易感性 男女比率不一,一般男多于女,但也有女多于男(甘肃彰县)。发病时患者平均年龄不一。国外以老年者为多。四川甘孜州为40岁左右职业以农牧民为多。少数民族如藏族、彝族等较汉族患者为多。 病因 1.形态 多房棘球绦虫较细粒棘球绦虫略小。成虫长1.3~3.0mm,宽0.28~0.51mm。节片有四五个。头节有吸盘四个。顶突上有两圈小钩,共13~34个,大小不一。卵巢分2叶,位于节片后半中部。子宫弯曲,末端膨大为袋状,或球形,不分侧支,与细粒棘球绦虫妊娠节片内子宫有12~15分支不同,孕节子宫无侧囊,内含虫卵,平均为300个。成熟节片中睾丸数26~36个,较细粒棘球绦虫的睾丸数(45~65个)少。生殖孔均在中横线前的侧缘,多为不规则交错开口,也可见一侧性开口。 病因 (1)泡球蚴: 呈球形,为聚集成群的小囊泡,大小形状不一。囊壁分为内层的生发膜与外层的匀质层,生发膜富含细胞,增生活跃,产生胚芽与原头节。匀质层内无细胞,不含角蛋白,故与细粒棘球蚴角皮层不同。囊腔内含黏稠胶质样液体,并有许多原头节。但人是其非适宜宿主,故泡球蚴囊腔内通常不含原头节。 (2)虫卵: 圆形或略呈椭圆形,黄色,胚膜呈放射状条纹,内含六钩蚴,与其他绦虫卵不易鉴别。 2.生活史 本虫在自然界以狐、野狗、狼等为终宿主,被其捕食的啮齿动物如田鼠等为中间宿主。 病因 发病机制 本病原发病位于肝脏,可通过血运等途径播散至肺、脑等器官产生继发性或转移性病变。肝脏的病理变化可分为巨块型、结节型与混合型,以前者为主。巨块型病变呈浅黄色或灰白色,表面不平。可见许多密集的小囊泡,质硬,无包膜,与周围肝组织界限不清。切面常可见中央坏死,呈虫蛀状,内有空腔。虫体内有钙化灶,故刀切时有砂粒样感。泡球蚴由无数小囊泡组成,囊泡间有大量纤维组织间隔,酷似蜂窝状。囊腔内含黏稠胶状物质。 发病机制 虫体中央常因缺血坏死,崩解液化,形成空腔。腔壁高低不平,犹如钟乳岩或熔岩状,腔径大小不一,单凭肉眼观察,不易与肝癌鉴别。 显微镜下,在泡球蚴组织中可见无数密集小囊泡,大小形状不一。在人体病理标本中可见囊泡由生发膜与匀质层组成,但囊腔中原头节罕见。虫体周围有肉芽肿反应: 纤维组织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并常有异物巨细胞等,形成泡球蚴结节。 1.增殖方式 泡球蚴以外殖性芽生繁殖为主,母囊的生发膜通过匀质层向外突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佳能5D4中文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T_SXNA 002-2021_陕西省消毒供应中心达标验收标准.pdf
- 2025年武汉江岸区公开招聘社区干事2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0616-高盛-亚洲经济分析:中国的新增住房需求将保持低迷.docx VIP
- 濒危野生植物及其制品物种鉴定规范.pdf VIP
- 默纳克ME320L电梯专用变频器说明书.pdf
- 20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pdf VIP
- 某集团有限公司绩效考核详细手册.docx VIP
- 东北林业大学《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docx
- 茶楼股东合作协议8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