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精品]中华学生百科全书:中外文学名著导读
中外文学名著导读
异彩纷呈的诸子散文
诸子,字面意思就是各位先生,也指有理论、有主张的先生们的著作。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在思想文化上,呈现出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书·艺
文志》里将“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
诸家。诸子散文指的就是这些学者的语录、文章。
诸子的著述,不少已经失传,保存到现在的,主要有儒家的《论语》、
《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
的《韩非子》;杂家的《吕氏春秋》等。诸子的著述在论说文的发展上都体
现了各个时期的不同水准。在文风上,它们各具特色。《论语》言简意深,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等语句,都是带
有哲理性的格言警句。《墨子》文辞朴实而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如《公输》
篇,从浅显的事例入手,运用类比、推理等手法论证自己的结论,使对方没
有丝毫回避的余地,只能就范认输。《孟子》的特点是明白流畅而善辩,如
《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在论辩中先撒下罗网,然后请君入瓮,接着穷追
猛打,时擒时纵,处处先发制人。读来波澜起伏,跌宕生姿。《庄子》汪洋
恣肆,善于大量地运用寓言故事阐述事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诸子散文在思想文化上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不同的角度对后代的
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成。先秦时
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后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包
括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共 305 篇,分“风”、“雅”、“颂”
三类。“风”有十五国风,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人
民群众对剥削压迫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最早的现实主义著
名诗篇。“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
颂”,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其中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记叙周族兴起的传说和历史以及当时经济制度、生产状况的篇章,具有一定
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形式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
变化,常以章节的复叠加强表达效果。它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三种。“赋”是直接铺叙陈述,“比”是比喻,“兴”是借物起兴,以引起
下文。比兴手法在我国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着、发展着,这是周代民歌对
后代文学有重大影响的一个方面。《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
基础,在文学史上永远闪烁着不灭的光辉。
爱国诗人屈原的绝唱——《离骚》
屈原,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人。战国时楚人,名平,字原。相传故里在
今湖北秭归。楚怀王时曾任左徒,对内同楚王商议国事,发布命令;对外接
待宾客,应对诸侯。后来受到诬陷,被迫流亡汉北。秦国利用这个机会派张
仪至楚,许诺割地六百里,使楚与齐国绝交。楚怀王受骗与齐绝交后,不能
得秦地,便兴师伐秦,遭到惨败。怀王不得已,又起用屈原出使齐国,恢复
齐楚联盟。楚顷襄王即位后,屈原受到进一步排挤打击,被放逐江南。他眷
念祖国,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政治主张,先后写下了许多光辉诗篇,公元前 278
年,秦军攻破楚都郢,屈原万分悲愤,投汨罗江而死。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前半部分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生辰名字,
以及辅佐楚王进行政治改革的斗争,表现了诗人关心楚国命运,志行高洁的
品质与不屈不挠的精神。后半部分通过神游天上,表现了作者理想不得实现
的矛盾痛苦心情和以死殉崇高理想的决心。全诗曲折变化,和谐完美,词章
瑰丽,广泛运用比兴手法。诗人以香草象征自己的高洁,以男女关系比君臣
关系,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妒贤等等,使全诗显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诗人
驰骋想象,将神话传说、历史人物与自然现象编织成瑰丽多彩,奇特无比的
幻想境界,表现自己追求理想的精神,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特色,又具有深
刻的现实性,不愧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篇。
第一部传记文学的辉煌巨著——《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约于汉武帝太初元
年(前 104 年)至征和二年(前 91 年)间写成。记事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
至汉武帝太初年间,首尾达三千年左右。全书 130 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内分“本纪”十二篇,按帝王世序和年代记述政治上的重大事件和帝王事迹;
“表”十篇,用表格谱列历代史实;“书”八篇,分别叙述礼乐、天文、历
法、水利、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世家”三十篇,主要是诸侯、王的
史实记载;“列传”七十篇,主要记载官吏、名人及一部分下层人物的事迹。
《史记》取材广泛,除参考《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百
家书以外,还注重实地考察资料的使用,构成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史记》的思想内容是丰富深刻的,它一方
面揭露了统治者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