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培正中学2013-2014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附解析.docVIP

广东省培正中学2013-2014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附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培正中学2013-2014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附解析

广州市培正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佛道盛行、三教合一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持这种观点的学派A.儒家 B.道家 墨家 D.法家 ks5u A.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C.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 D.要求建立“小国寡民”的社会 4.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 ) 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展 B.儒家思想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 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5.下列引文,符合程朱理学思想的是 ( ) A.“天盖宇宙者,无非物”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C.“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D.“天,有形之大者也”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 ) A.格物致知 B.程朱理学 C.孔孟之学 D.陆王心学 7.创作于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艺术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 ) A.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文精神的影响 C.工商业高度发达 D.基督教思想的影响 8.恩格斯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它没有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起来B.它是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D.他们只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ks5u A B C D 14.右图为中国古代科技馆网站首页的一部分,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链接,最合适的应是 ( ) A.浑天仪 B.翻车 C.造纸术 D.数学 15.下列为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我国古代一些重要文献,其中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我国黄河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是( )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世宝典”的是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千金方》 ( ) 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霍金的《时间简史》 C.哥白尼的《天地运行论》 D.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22.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与“上帝直接对话”ks5u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D.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 “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四 以下是《论语》经典名句: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③德不孤,必有邻。④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判断,左边两位人物分别是谁? (4分)请分别列举最左和最右人物的其他观点或主张。(每人1点)(4分)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